日排行周排行月排行日推荐周推荐月推荐

在与韩信军队的战斗中,一部分赵军见韩信的军队都殊死抵抗,一时还难于消灭韩信军,就准备撤回营垒,休息一会儿再战。可是当他们返回自己的军营时,却突然发现军营中四处都树立着刘邦的赤色旗帜,不觉大惊失色,以为韩信的军队已占领军营,俘虏了赵王及其将帅,因而全军大乱,纷纷夺路逃走,以求活命。赵国的将领一再试图把军队整顿好,虽然杀了一些要逃走的士兵,也无法制止混乱的军队。

在背水阵地作殊死战的韩信军队,见2000骑兵已按计划占领了赵军营垒,赵军已陷入混乱,就趁机里外夹击赵军,赵军大败,陈余在泜水(在今河北柏乡县)被杀,赵王歇被俘。韩信取得了彻底的胜利。

韩信知道李左车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如果陈余听了他的意见,胜败还很难说。所以在清理战场时,韩信下令不可杀害他,如果有人把他活捉了,可得千金的奖赏。果然有人捉到了李左车,缚着他来到韩信的军帐中。韩信见李左车活着,很高兴,亲自为他解了缚,请他东边坐上座,自己在西边下坐陪着,像对待老师一样,很尊敬李左车,希望他能为自己服务。

战斗结束后,诸将领都来到韩信处,向他汇报战果,并庆贺战争的胜利。战争虽然胜利了,但有的将领对韩信的战法不解,就向韩信请教说:“兵法上有‘背靠山陵,前依水泽’的话,可是今天你让我们背水列阵,还说破赵军以后会餐,我们当时都认为这是违背兵法的,不明白其中的道理,可是竟然取得了胜利,这是什么战术呢?”

韩信知道部下还不理解他的战法,就向大家解释说:“这种战法在兵法上也有记载,只是大家没有注意。兵法上不是说过‘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的话吗?我们的军队是临时组织起来的,没有经过很好的训练,战斗力并不强。对于这样临时组合的军队,如果不把他们置之死地,退无后路,士兵就不会为了自己的生存而作殊死战;如果把他们部署在有退路的生地,大家一遇危险,就会四散逃走,我还能用他们打仗吗?”

众将领听了韩信的说明和解释后,才知道了韩信用兵的意图,大家都十分佩服,同声说:“你想得很周到,这是我们没有想到的。”

项羽听到韩信占领了赵国,就屡派骑兵渡过黄河攻击赵地。韩信和张耳不得不率兵往来各地救援。项羽进入赵国的军队,因为得不到后援和当地人民的支持,都被韩信和张耳击败。他们逐步巩固了在赵国的统治后,就抽出一部分精兵,支援了刘邦在荥阳一带的前线。

为了巩固赵国的统治,韩信向刘邦建议,封张耳为赵王。

从井陉口一战中可以看出,韩信是一个杰出的军事家。

刘邦虽然拨给韩信3万军队,但由于刘邦当时把最精锐的部队都集中在荥阳、成皋一线,这3万军队实际上都是战斗力极差的老弱病残。韩信很了解这支军队的素质,非在特定的情况下,他们无法打硬仗。韩信给他们设置了一个不战即死的特定环境,因而充分发挥了这3万军队的战斗力。

陈余的军队号称20万,至少也有10多万,是韩信军队的三四倍。这支军队在家乡作战,又占据了有利的地形,远比韩信的军队战斗力要强。陈余和韩信都了解这一军事的对比形势,陈余想诱敌深入,借自己的优势,一举消灭韩信;韩信也了解自己的军队远离后方,供应困难,想让陈余全线出击,用速决战的方法,一举击败比自己强大的敌人。

要尽快解决战争的胜败,这是陈余和韩信的共同想法。陈余是想用速决战,显示自己的战斗实力;而韩信却是想用速决战,弥补自己战线长、供应困难,无法进行持久战的弱点。

对陈余来说,因为自己占据了实力和地形的优势,他可以像李左车建议的那样,采用坚壁据守的持久战,也可以采取陈余自己主张的速决战。前者虽然比较保守,但较稳妥,在军事上不会冒太大的风险;而后者虽然易于显示自己的优势,却会有较大的风险。陈余选择了后者,从军事上来说,并没有什么错误。

对韩信来说,只能有一个选择,这就是速决战。战斗拖延时间愈久,愈对他不利,所以他把李左车的战法看成是自己的克星。听到陈余不采用李左车的意见,他才松了一口气。但是对韩信来说,争得了速决战的机会,只是取得了战斗可能胜利的条件,而要想取得战斗的胜利,他还需要计谋,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让敌人暴露弱点,以己之长击敌之短,才有可能变被动为主动。这正是韩信发挥自己军事才能的所在。

怎么样把自己的力量发挥出来呢?他设置了一个背水阵,让军队背水而战,无后退之路。这种特殊的地形,就把本来战斗力很差的3万军队,一下子变成了人人作殊死战斗的军队。

这种战法只是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在敌我力量对比悬殊的情况下,时间拖久了,军队的损失会很大,又有全军覆没的危险。这是一步险棋,处理不好,就会落入死局。韩信把这步死棋变活的办法,是引诱敌人全线出击,趁敌军营空虚之机,让事先埋伏的2000骑兵抢占敌营,从而造成敌人的全局混乱,再击败敌人。

韩信设计的这一场战斗胜败的关键,是能否引诱敌人全线出击后,由2000骑兵占领敌人的军营。如果陈余警惕性很高,在激战中能留一部分军队坚守军营,使韩信的2000骑兵发挥不了作用,韩信在战斗中就会全军覆没。所以韩信的战斗设计,含有极大的冒险性。

韩信的信心在于,他很了解陈余,知道陈余是一个狂妄自大而又缺少实战经验的人。当陈余看到韩信的大将旗鼓都已进入背水阵的时候,他认为韩信已落入他的包围,再也无法逃出,有了必胜的把握。这时他不会再慎重布置,留一部分军队坚守军营,而是任其全部出动,争立战功,尽快地击败韩信。他没有想到韩信会设置这种危险的圈套,更不会想到韩信还设置了2000伏兵。所以陈余一败而不可收拾。

磁州窑三彩萧何月下追韩信图枕

韩信的真实军事才干,在井陉口之战中才充分显示出来。他投奔刘邦后,一开始刘邦不识其才,但萧何认出来了。等到萧何月下追韩信,再次向刘邦推荐韩信后,虽然刘邦勉强拜韩信为大将,韩信对形势的分析也令刘邦佩服,但那毕竟只是一种认识,还没有经过实践的检验。像宋义那样,只有高明的认识,并无实战经验的人,仍会吃败仗。后来事实证明,韩信不是宋义,他在渡黄河击魏王豹时,就显示了军事的才干,可那只是一种声东击西的打法,为兵家所常用。只有井陉口之战,才显示出他创造性的军事才能。

韩信占领赵国,从战略上来说对刘邦是个极大的支援。赵国的占领从侧翼加强了刘邦在荥阳、成皋的防线,也使刘邦可以从侧面威胁项羽的后方,对项羽十分不利。所以韩信占领赵国后,项羽一再派兵去进行骚扰性的攻击,但一则因为项羽抽不出太多兵力,二则又因渡黄河的不便,所以一直未对韩信构成太大的威胁,使他很快稳定了赵国的统治。

刘邦一开始派韩信击魏攻赵,只是怕荥阳、成皋的防线在侧面受到威胁,并没有想开辟第二战场,能从侧面威胁和进攻项羽。可韩信攻下赵国后,对项羽的震动很大,对全国各地的诸侯也震动很大,这是刘邦开始料想不到的。刘邦随之抓住了这一有利形势,又给韩信以充分的支持,以扩大韩信的战果和影响,从而使韩信真正变成了进攻项羽的第二战场。

刘邦从彭城之战失利后,在军事上一直处于被动挨打的地位,处境十分困难。从韩信北伐开始,他才逐步扭转了这一形势。从荥阳、成皋的主战场来说,虽然被动的局面一直未改观,但从韩信的北伐战场来说,却一直进展很顺利,主动权握在自己手里。两条战线发展和彼此影响的结果,使项羽在军事上逐渐由优势变为劣势,最后被刘邦所击败。而这一转变的关键是韩信北伐的胜利。

●燕国不战而降

韩信消灭了赵国后,下一步的军事行动如何进行,他向被俘的李左车请教。他对李左车说:“我准备北攻燕国,东伐齐国,不知你有什么好的办法?”

李左车是败兵之将,深知自己所处的地位,哪敢在韩信面前发表议论,所以辞谢说:“亡国的大夫,不可以再进图存;战败的将军,不可以再谈勇敢。像我这样战败做了俘虏的人,哪有资格再商量大事呢!”

韩信并不认为李左车是败兵之将,他的被俘是由于陈余不听他的正确意见造成的,所以韩信向他解释说:“百里奚是春秋战国时代的虞国人,虞国被灭亡后,他到了秦国,帮助秦穆公称霸诸侯。他并不是在虞国时愚笨,到了秦国就变得聪明了。关键是当权者用不用这个人才,听不听他的意见。假如陈余肯听你的建议,我打不胜这一仗,也可能已经当了俘虏。”

韩信并不以胜利者的姿态对待李左车,他诚恳地对李左车说:“正因为陈余不听你的意见,我才有幸能见到你,恭听你的建议。我这是真心实意向你请教,请你不要再推辞了。”

李左车听了韩信的话,觉得他确实是一片诚心待己,因而向他推心置腹地建议说:“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亦有一得。所以人们常说:‘狂妄之人的话,贤者也会从中得到教益。’我的看法不一定正确,但我愿意谈出来,供你参考。”

李左车接着开诚布公地对韩信说:“陈余并不是草包,他很有才干,曾经指挥打过不少胜仗。可是一次战争的决策错误,仍免不了战败被杀。”李左车并没有因为陈余不听自己的意见而战败,就全盘否定陈余。他仍然肯定陈余的才干,但有才者只要有一次决策失误,也有可能身败名裂。

李左车接着分析韩信的处境说:“你率军渡过黄河后,俘虏了魏王豹,活捉了代相夏说,不过十天的工夫,就在井陉口击败赵国的20万军队,杀了陈余。你的军威所至,已经名闻海内,威震诸侯,大家都对你很害怕,这是你现在的优势,但是你的军队经过连续的战斗,已经非常疲惫,难以再进行大的战斗。如果你率领这些疲惫之众,攻燕国坚守的城市,显然会力不从心。那时你想迅速攻下,可是力量又不足,必然会旷日持久地对峙下去,粮食供应必然会发生困难。”

李左车认为,只要不能一举攻下燕国,韩信就会陷入困境。因为:“燕国的力量较弱,你一下子攻不下来,齐国就会受到鼓舞。他们两国必然会联合起来对付你,那样反而促进了敌人的合作,对刘邦战胜项羽的大局很不利。所以你攻燕伐齐的战略并不高明,它是以你的短处,击敌人的长处,后果未必如你想的那么好。”

韩信听到李左车否定了自己攻燕伐齐的计划,讲的也不是没有道理。可是他也不能留兵在赵,不采取军事行动呀!于是他赶紧问李左车:“那该怎么办才好呢?”李左车说:“你现在最好的办法,是按兵不动,进行休整。在赵国境内,采取措施,扶植生产,安抚百姓,巩固统治。然后在去燕国的路上,部署军队,做出要发兵攻燕的样子。再派一使者,拿一封劝燕国投降的信,以武力相威胁,燕王必然会投降。燕国投降之后,你的军队也休整好了,再派人去警告齐国,齐国也会不战而降。就是齐国不降,那时再带兵伐齐,就是齐国再高明的人,他也没有办法救齐了。”

李左车最后归结说:“兵法上有先虚张声势,随后再以实力相加的战法。你现在要趁胜利之师,四处虚张声势,迫使敌人屈服。如果他不投降,再以实力相加不晚。你只要这么办,我想取燕败齐不会有困难。”

韩信听了李左车的分析,觉得他讲得很对,比自己原来想的要高明,于是就按照他的设想,先派兵在燕国的边界上虚张声势,然后派使者劝燕国投降。燕王在韩信的威迫下,果然如李左车的预见,不战而降了。

在攻魏伐赵的战斗中,很有战术远见的韩信,为什么在设计攻燕伐齐的战斗中,反而不如李左车有远见呢?这说明一个人的智慧和才干毕竟有局限性。就算像韩信这样有军事才干的人,在经过几次大的胜利之后,也会产生过于迷信武力的片面认识,以为用武力就可以解决一切问题,而对自己武力的缺陷,却没有足够的认识。韩信在井陉口之战中,以少胜多,主要依靠正确灵活的战术才击败敌人,取得巨大的胜利。这对韩信来说,既是一个成就,又是一个包袱。它提高了韩信的威望,对其敌人构成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可也使韩信沉迷于自己的胜利,过于相信了自己的力量。所以他在研究攻燕伐齐的计划时,没有更多地考虑用自己的威力给敌人形成的政治压力,争取不用武力解决问题,反而继续寄希望于武力。

可是李左车的处境却与韩信不同。他作为失败者,既认识到了韩信因为胜利所带来的威望,这是一个巨大的政治力量,会给敌人造成压力;又充分地认识到了韩信的弱点,这些弱点比井陉口战前显示的更加充分,那就是军队由于长期行军作战所造成的疲惫。井陉口之战中,韩信虽然利用敌人的决策错误和自己高明的战术,避开了自己的弱点,因而取得了胜利,可韩信如果继续忽视自己的弱点,或者寄希望于敌人决策上的失误,那将不可避免地会失败。所以李左车作为一个旁观者,一个失败者,他对当时形势的认识比韩信更为透彻,这也不足为奇。

当然,从总体上来说,李左车并不一定比韩信高明,但他对韩信军队弱点的认识,却比韩信要深刻。韩信的可贵之处在于,他在取得巨大的胜利之后,没有自以为是,没有骄傲自满,而是勇于听取一个俘虏的意见,补充和改变了自己的决策。这正是韩信高明的地方,对一个高级将领来说,是难能可贵的优点。

韩信接受李左车的意见,对燕国采取政治攻势和军事压力相结合的办法,没有费一兵一卒之力,就迫使燕国投降,这是继击败赵国之后在军事上取得的又一大胜利。从政治影响来说,它的意义绝不亚于击败赵国的胜利。因为击败赵国,人们认为主要的因素是陈余决策的失当,还不能说明韩信力量的强大;而燕国的投降,却是韩信力量强大的结果。暂时的军事胜利,有时并不能证明胜利者的高明和强大;而在强大的力量面前不战而降,却可以证明胜利者的力量。所以韩信不战而迫使燕国投降,比之击败赵国,在政治上对项羽的影响更大,它增加了其他还依靠项羽的诸侯王的离心力,使项羽在政治上更加孤立。

书友推荐:女配她只想上床(快穿)一屋暗灯端庄美艳教师妈妈的沉沦无绿修改版众香国,家族后宫婚后心动:凌总追妻有点甜催眠系统让我把高冷老师变成性奴肉便器被我催眠的一家人(无绿修改版)签到十年,我成圣了美母的诱惑迟音(1v1)斗罗大陆之催眠武魂租赁系统:我被女神们哄抢!悖论重生之娱乐圈大导演在言情文里撩直男男主【快穿/np】只想当侯爷,奈何妻妾想打天下影视大世界之美女如云继女调教手册(H)被健身房教练秘密调教后韵母攻略
书友收藏:仙子的修行影视大世界之美女如云无限之邪恶系统妈妈陪读又陪睡随心所欲神豪系统斗破苍穹之后宫黑人恶堕我的人渣指导系统(加料版)堕落的冷艳剑仙娘亲(大夏芳华)我的冷艳教师美母和明星校花女友变成同学们的性奴竟是一个熊孩子的策划推母之道原来,她们才是主角(加料版)巨根正太和家族美熟女我丰乳肥臀的瑜伽教练母亲和保守的翘臀长腿女友被得到催眠APP的猥琐大叔调教成了专属肉便器韵母攻略高冷的丝袜女总裁妈妈被混混同学屈辱玩弄熟女记被我催眠的一家人(无绿修改版)端庄美艳教师妈妈的沉沦无绿修改版掌中的美母蛊真人之邪淫魔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