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城之战
●陈平投降刘邦
陈平是阳武(今河南原阳县东)人,从小家穷,但长得魁梧,又好读书,很有学问。陈胜起义后,他投入魏王咎的军中,被任命为太仆,几次给魏王提建议,魏王听不进,还有人向魏王说他的坏话,他觉得跟着魏王不会受到重用,就逃离魏王,投奔到项羽处。因为随项羽入关有功,赐爵为卿。
在刘邦暗度陈仓的时候,殷王反叛了项羽。项羽封陈平为信武君,让他率领在项羽军中的魏王旧部下,去进击殷王,迫使殷王又归顺了项羽。陈平因为平叛殷王有功,项羽就任命他为其部将项悍的都尉,并赐金20镒。
不久,刘邦占领了关中后,又进攻殷王,殷王投降了刘邦。殷王投降刘邦本来也是被迫的,但项羽却认为,殷王原来的归顺就是假的,是陈平欺骗了他,要杀陈平及其部下。陈平听到这一消息,就封存好项羽赠他的金钱和印信,派人送还项羽,自己带着一把剑和简单的行李逃亡了。
陈平在修武(今河南获嘉县)找到刘邦,托他的老朋友魏无知向刘邦推荐,去拜见刘邦。刘邦同时接见了陈平等七个人,并一起招待他们吃饭。饭吃完后,刘邦对大家说:“请大家回住处休息吧!”陈平很想与刘邦单独谈一谈,向他提些建议,他一听刘邦要送客人,就对刘邦说:“我有重要事情要单独向你讲,过了今天就晚了。”刘邦听说陈平有不能过当日的重要事情讲,就请他留下来谈。
陈平很善于抓问题,他一谈就吸引住刘邦,让刘邦对他产生了好感。谈完后刘邦问陈平:“你在项羽那里做什么官?”陈平回答:“都尉。”于是刘邦当天就任命陈平为都尉,监护各个将领,负责自己的卫队。这个消息传到各个将领中后,大家议论纷纷,都很不平。他们觉得陈平只不过是项羽逃亡的部下,还不知道他有多大的能力,刘邦就把他当成亲信使用,要他监护军中的一批老将领,太不公平了。但刘邦认识到了陈平的才干,他听到大家的议论,并不以为然,反而更加信任陈平了。
刘邦的老将周勃和灌婴看不惯陈平的被重用,就在刘邦面前说陈平的坏话:“陈平外表看起来虽然很魁伟,但未必有才华。听说他在家里的时候,和他的嫂子不干净;到了魏王那里,魏王不采纳他的建议,就跑到项羽处;项羽也看不上他,才又逃到我们这里。你现在这么重用他,让他率领你的卫队,可是他对于部下,送他钱多就待你好,送他钱少就刁难你。可见陈平是一个反复无常、贪得无厌的乱臣,希望你对他要提高警惕!”
刘邦听了他们的这些话,心里对陈平也产生了猜疑,就叫来陈平的引见人魏无知,问他有没有这种事。魏无知直爽地回答说:“有。”刘邦质问:“那你引见时为什么说他是个贤人呢?”魏无知解释说:“我说的是他的能力,而你问的却是他的行为。有高尚道德行为的人,对你取得战争的胜利若无帮助,他现在对你又有什么用呢?现今你在和项羽争天下,我给你推荐的是有奇谋大计的人,他的计策有利于你战胜项羽就行了,你管他和嫂子的关系及接受贿赂干嘛呢?”刘邦听了,觉得魏无知的话很有道理,他现在急需用的是能帮他战胜项羽的人,在其他方面不应对之苛求。
刘邦为了释去对陈平的猜疑,证实魏无知的话,就把陈平找来,直接对他说:“你先在魏国,不中意又跑到楚国,现在又从楚国跑到我这里,一些人对你这样的反复产生了疑心。”
陈平知道刘邦的一些老部下因为刘邦重用自己,而对自己很嫉妒,所以在刘邦面前散布了一些流言蜚语,已经影响到刘邦对自己的信任,现在刘邦问起来,正好作些解释。因此,他向刘邦表白说:“我离开魏王,是因为他不听取我的建议;我又离开项羽,是因为他只信任自己的亲属,他所重用的不是项氏子侄,就是妻子的亲属,并不重用有才干的人。我在项羽那里时,就听说你很重用人才,所以我又离开项羽,投奔到你这里。我只身而来,来的时候身上未带分文钱财,我如果不接受部下送的一些钱,怎么生活呢?你如果认为我的计策还有可用之处,我愿意为你效力;如果认为并无可用之处,大家送的钱财都还在,我愿意全部拿出来送给官府,请你放我离开这里。”
陈平的解释,并没有回避部下送钱财的事实。刘邦听了,觉得陈平讲的也有道理,因而解除了对他的猜疑,更加信任他了。刘邦觉得陈平这样的人才不可多得,但过去对他的生活照顾不够,因此厚送给他一笔钱财,请他谅解自己的不周。
刘邦经过这次对陈平的考察,觉得应对他更加重用。于是,任命陈平为护军中尉,负责监护全军的将领。大家见刘邦对陈平这么信任,谁也不敢再讲陈平的坏话。陈平也以自己的才能,逐步得到了大家的信任和支持,成为刘邦的一名得力助手。
陈平是一个有缺点的人,从他接受部下送的钱财看,在战争时期他的缺点表现得还很突出,因为爱财的人很容易被敌人所利用和收买。但是陈平也是一个很有才干的人,从他后来的表现看,他的一些建议对刘邦取得胜利,起了积极的作用。在如何使用这样的人才上,魏无知的分析是很有认识价值的。
魏无知把一个人的德和才分离开来评价。他认为陈平和嫂子的关系不正,接受部下的钱财,这都是属于一个人道德品质范围内的事。可是一个人的道德水平再高,在战争时期也未必有多大的用处。要取得战争的胜利,不是用道德去感化敌人,而只能用计谋击败敌手,所以才能比道德更为重要。陈平有战胜项羽的才能,他虽然在道德行为上有缺点,为什么就不能重用他呢?
陈平对接受部下的钱财,又有自己的看法。他来到刘邦处时,把项羽送的钱财都退回了,自己分文未留。而当时的军队,除了利用战争可以抢掠外,并无正式的薪俸。一个人要生活,没有钱财是不行的。所以陈平认为自己接受部下送的钱财,是理所当然的事。
刘邦对这件事的处理,也有一个认识过程。他一开始听到别人对陈平的议论,自己也产生了猜疑。他先把对陈平了解的魏无知叫来,向他询问陈平的情况。魏无知没有为朋友掩盖缺点,而是全面分析和评价了陈平,谈了自己对陈平缺点的看法。魏无知对陈平的分析,合情合理,所以得到刘邦的认可和理解。刘邦接着又把陈平叫来,当面向他讲了大家对他的意见。陈平没有否认和隐瞒事实的真相,他承认自己接受过部下送的钱财,但讲明了自己接受的理由。
刘邦经过对魏无知和陈平的当面对质和调查,对陈平有了更深入全面的了解。他没有责怪陈平的所作所为,而是理解了他的困难和处境。刘邦厚送给陈平一笔钱财,一方面当然是表示过去对他了解和关心的不够,另一方面也是要他今后再也不要接受部下的钱财。
刘邦听到别人说陈平的坏话,然后经过自己的调查,又与陈平当面亮了底,最后终于进一步认识了陈平。他不但没有不重用陈平,反而对陈平更加信任,让他监护全部将领。这说明刘邦在认识和使用人才上,是有很高的气量和风度的,这是他战胜自己对手的一个重要原因。
●刘邦占领彭城
刘邦在稳定了关中一带的统治后,就于公元前205年四月,率领塞王、翟王、河南王、魏王、殷王等五诸侯的人马,合计56万的大军,浩浩****地东进讨伐项羽。大军在经过外黄的时候,又有彭城的3万人参加,军队人数达到了近60万。
当时项羽率主力军正在东部与齐国的军队作战,后方彭城一带很空虚。当他听到刘邦率大军东进的消息,思想上轻敌麻痹,认为刘邦一时攻不到彭城,想用速决战击败齐国后,再回击刘邦。可是由于他在齐国的残暴政策,引起齐国人民的坚决反抗,在城阳久攻田横不下,结果刘邦乘虚一举攻占了彭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