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排行周排行月排行日推荐周推荐月推荐

武后撺掇高宗,升许敬宗为侍中,李义府参知政事兼中书令。许、李两人就迎合武后旨意,诬奏侍中韩瑗、中书令来济勾结褚遂良潜谋不轨。高宗准奏,将褚遂良一贬再贬,韩瑗、来济也被贬为外州刺史。不久,褚遂良、韩瑗忧愤而死。武后在通向执政的道路上,又清除了一个重要障碍。

接着,武后指使许敬宗伺隙构陷长孙无忌。恰巧这时有人告发太子洗马韦季方结党,高宗命许敬宗审理。许敬宗严刑逼讯,要韦季方攀诬长孙无忌。韦季方被逼不过,自杀,没有死成。

许敬宗竟抓住这个机会,诬奏韦季方想与长孙无忌勾结,陷害忠良,伺机谋反,如今事情败露,畏罪自杀。高宗不信,说:“舅舅怎么会谋反!”许敬宗说:“臣审得详细,反状已清楚,陛下还要怀疑,恐非社稷之福。”高宗不禁哭泣起来,说:“我家不幸,亲戚间屡有异志,往年高阳公主与房遗爱谋反,如今我舅舅又是这样!如果事情真是这样,该怎么办啊?”许敬宗说:“房遗爱是个乳臭小儿,成得了什么气候。可无忌与先帝谋取天下,做了三十年宰相,如果一旦谋发,谁能当得了他。请陛下速作决定。”

高宗仍下不了决心,命许敬宗再去详细审问。次日,许敬宗奏说:“昨夜季方已承认与无忌同反。季方供说柳奭曾劝无忌立梁王为太子,如今梁王被废,无忌忧恐,为自安之计,才日夜与季方商议谋反。”高宗相信了,又哭泣起来,说:“舅舅果真如此,朕决不忍杀他。杀了他,天下人一定要骂朕,后世一定要骂朕!”许敬宗催促说:“古人说:‘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安危之机,间不容发。陛下若不早决,臣恐变生肘腋,后悔无及!”

高宗于是不再犹豫,也不召问长孙无忌核实,就下诏削去长孙无忌官职及封邑,押送到黔州安置。又废梁王为庶人,贬柳奭到象州,贬于志宁到荣州。不久,又派人到黔州逼长孙无忌自杀,到象州杀死柳奭。长孙无忌的子孙近亲也被杀的被杀,流放的流放。大唐一代勋臣,在君主专制制度和武后驯马精神下,就这样落得个身死家破的下场。

杀了长孙无忌,还有谁敢违忤武后的旨意。于是武后肆无忌惮,揽权行威。显庆五年(660年)十月,高宗可能患了次小中风,头痛,目不能视,百官奏事,只得都委武后批决。

可是武后因此愈来愈骄横,不再奉顺高宗旨意,渐渐不把高宗放在眼里。高宗一举一动都受制于武后,不能自做一点事,他对此愤愤不平,偷偷地召来西台侍郎上官仪商议对策。上官仪说:“皇后专恣,天下人都不赞成,废了她。”高宗认为不错,就命上官仪起草了废后诏。

谁知宫中早就布满武后心腹,奔告武后。武后急忙赶来,大吵大闹,吓得高宗畏首畏尾,不敢发出诏书,还说:“我初无此心,都是上官仪教我的。”于是武后立即唆使许敬宗诬告上官仪一状,说他串通废太子李忠,阴谋叛逆。高宗这时已毫无主意,一切听任武后。结果,李忠赐死,上官仪处死,凡平时与上官仪有过来往的朝臣士大夫统统贬官流放。

从此,高宗临朝,武后垂帘听政。政事不论大小,官员要升要降,要斩要杀,都由她说了算。天下大权,全归中宫,高宗不过傀儡一个,拱手而已。武后正式登上了中国的历史舞台。

可武后意犹未足,想进一步独揽朝政。上元元年(674年),她引用了一批文学之士,随侍左右。平时,命他们撰写《列女传》、《臣轨》、《百僚新戒》等书,借以从思想上控制和督责臣民;朝廷奏议、百官奏疏,就命他们阅议参决,以分宰相之权。这些学士不经设在皇城的朝官衙门(“南衙”),出入宫城北门,时人称他们为“北门学士”。

武后正在得意逞志时,与亲生儿子发生了冲突。武后生了四个儿子,长子李弘,次子李贤,三子李哲,四子李旦。太子李弘与母亲性情迥异,仁孝谦谨,敬礼大臣朝士,所以很得人心。他多次奏请,违忤武后意旨。武后对他很恼火。李弘有两位异母姊姊义阳、宣城二公主,都是萧淑妃所生,被武后长期幽禁在掖庭,年过三十,还未能出嫁。一次,李弘在掖庭见到了二公主,又惊,又可怜,立即奏请高宗,让她们出嫁。高宗应允了。武后得知后,怀恨在心。

当时高宗病发得很厉害,一班逢迎钻营的朝臣提议让武后摄知国政。可高宗接受了中书侍郎郝处俊、李义琰的谏议,要让太子监国。这样,武后要独揽朝政,李弘就成了她的障碍,她再也容不得这个亲子了。

上元二年(675年)四月,武后在合璧宫鸩杀了李弘。高宗正想禅让给太子,得了凶讯,很悲痛,下诏谥李弘为孝敬皇帝。帝子谥皇帝,这是中国史上的第一次。

六月,立李贤为太子,随即又命他监国。不料李贤也与武后性情不合。正议大夫明崇俨以符咒奇术得武后宠信,他揣知武后不喜李贤,就经常密告武后,说李贤长相不好,不能即位,还是英王李哲貌像太宗,相王李旦相贵。宫中还有人议论,说太子是皇后姊韩国夫人生的。这些话传到李贤耳中,李贤心中又疑又怕。武后又命北门学士撰写了《少阳正范》和《孝子传》等书,不断送给李贤,暗寓训斥,还多次自写书信责备李贤。李贤愈加不安,日益消沉下去,沉湎酒色。

高宗调露元年(679年)五月,明崇俨奉武后命到长安办事,途中逢盗被杀。武后怀疑是李贤指使的,只是一时查不出证据。永隆元年(680年)八月,东宫司仪郎韦承庆向武后报告,说太子与户奴赵道生等狎戏。武后正苦于找不到太子的岔子,这下就抓住机会召李贤到洛阳训斥,又遣中书令薛元超、裴炎和御史大夫高智周三人负责案查东宫。临行时,又向三人面授旨意。三人带人在东宫搜来搜去,竟在马坊里搜出了数百件黑色甲胄,取为谋反的证据。他们又抓了赵道生,逼他招供受太子指使杀了明崇俨。

三人大功告成,回报武后。武后说:“做儿子的心怀逆谋,天地不容,罪不可赦!”要“大义灭亲”,处死李贤。幸亏高宗代子求情,废为庶人,得免一死。第二天,立英王李哲为太子。

次年(681年)十一月,李贤被流放到巴州(今四川重庆)。李贤在徙所,郁郁不欢,写了一首《黄台瓜词》:“种瓜黄台下,瓜熟子离离。一摘使瓜好,再摘使瓜稀,三摘犹为可,四摘抱蔓归。”后来有人把这词抄给了武后。武后越看越觉这是在讽怨自己,就暗中派左金吾将军丘神勋潜往巴州,逼李贤自杀而死,死时只有32岁。李贤处事明审,很有才干。他曾招集很多学者集体注范晔《后汉书》,在史学史上很有价值。

徐敬业讨武失败

就在武则天一步一步走近皇位的时候,英国公徐敬业在江南起兵反武。

武则天召裴炎问计。裴炎因匡复军右司马薛仲璋是他的外甥,不希望兴兵征讨,就对武则天说:“皇帝年长,不亲主政事,所以敬业这小子才有了借口。如果太后返政给皇帝,叛众便可不讨自平。”

与此同时,武则天命削去敬业祖、父官爵,劈坟斫棺,复本姓徐;并命左钤卫大将军李孝逸为扬州道大总管,侍御史魏元忠为监军,统率10万大军,日夜兼程,开赴江淮前线,征讨徐敬业。

徐敬业起兵后,犯了方向性错误,被武则天赢得了时间。起先,魏思温建议:“明公以匡复为名,应该率领大军鼓行进,直捣洛阳,这样天下义士都知道明公是志在勤王,自然四面响应。”薛仲璋反对,主张南取金陵,说:“金陵有王气,又有长江天险可凭,不如先取常、润州,作为基地。然后北图中原,进无不利,退有所归,这才是良策!”魏思温坚持说:“山东豪杰都因为武氏专制,愤愤不平,听说明公举事,都自蒸麦饭为粮,举锄作兵器,等待南军北进。不乘这个情势建立大功,反而畏缩,自谋巢穴,远近闻知,谁不解体!”但徐敬业采取薛仲璋的意见,派左长史唐之奇守江都,自率主力南渡长江,攻占了润州(今江苏镇江)。兵发时,魏思温对右长史杜求仁说:“兵势合则强,分则弱。敬业不并力渡淮,收聚山东之众以取洛阳,失败就在眼前了。”等攻破润州、捉住润州刺史李思文,魏思温提议将李思文斩首示众,可徐敬业因思文是他的叔父,不肯听从,只将思文改姓武,关在狱中。魏思温叹说:“不顾大义,专徇私情,哪有不失败的,我辈死无葬身之地了!”

就在这时,李孝逸率军进抵泗州(今安徽盱眙对岸)。徐敬业闻报回师北上,暂屯高邮境内的下阿溪,派弟敬猷北上据守淮阴,别将韦超、尉迟恭屯兵都梁山(今盱眙南)。

官军前锋发动进攻,被南军杀得大败。李孝逸首战失利,不敢前进。魏元忠说:“天下安危,在此一举。如今大军逗留不进,万一朝廷另派大将军替代将军,将军怎么办?”于是李孝逸引军向前,与南军再战,阵斩尉迟恭。

支度使薛克杨建议一举攻下都梁,说:“都梁地形虽险,但兵少,一举攻下,淮阴、高邮必望风瓦解。”行军司马罗艺认为还是改道直趋江都,活捉徐敬业,那时树倒猢狲散,定获全胜。诸将纷纷附和。魏元忠力排众议,说:“贼的精兵,都在下阿,这里都是乌合之众,利在一决。敬猷是赌徒出身,不懂军事,一攻即克。乘胜前进,就是韩信、白起再生,也抵挡不住。”

李孝逸听从魏元忠之计,进击都梁。韦超星夜逃窜,不战自溃。官军进攻淮阴,徐敬猷望风而逃。李孝逸沿运河南下,直扑下阿溪,徐敬业沿溪列营迎战,连战连胜,连斩数将。李孝逸害怕了,想退兵。魏元忠不同意,建议火攻。正好这时南军疲弊,顾望不振。李孝逸因风纵火,大败南军,斩首7000余,溺死者不可胜计。

徐敬业兄弟两人,轻骑逃进江都,带了妻子,奔到润州,弃马登舟,顺流出海,准备去高丽避难。船行到海陵(今江苏泰州),被风所阻。部将王那相突然叛变,杀了徐敬业、敬猷、骆宾王,及敬业妻子等25人,携首级投降了李孝逸。其余魏思温、唐之奇等余党也全被肃清。

武则天利用酷吏苛刑,大开杀戒,有部署地翦除李唐宗室,准备最后登上皇位,垂拱四年(688年)四月,武承嗣暗中指使人在一块白石上凿了“圣母临人,永为帝业”八个字,又指使雍州人唐同泰奉表贡献,说是在洛水中得到的。武则天大喜,把这块白石命名为“宝图”。五月,她亲拜洛水,接受“宝图”。又在南郊,告谢昊天,登明堂,受百官朝贺,自称“圣母神皇”。七月,更名“宝图”为“天授圣图”,洛水为永昌洛水,洛水神为显圣侯。吹吹打打,兴致勃勃,要做她的“真命天子”。

唐宗室诸王对此很不安,觉察武则天要尽诛宗室,把李家社稷移授武氏,于是都内怀匡复之志。八月,琅邪王李冲起兵。原来约定同时响应,结果只有李冲父越王李贞响应,其余诸王不敢发动。武则天派左金吾将军丘神勋率兵征讨。不过七日,消灭李冲。接着,平定越王,李贞自杀。武则天命周兴逮捕了韩王、鲁王、常乐公主等,逼他们自杀,还牵连了许多大臣遭贬,连魏元忠也被流放。

八月,又大杀唐宗室,连两个亲孙子也没放过,诛杀他们的亲党数百家,把宗室几乎全部杀光,幼弱的流放岭南。

广延人才

武则天镇压了旧朝廷的势力,同时急需培植新朝廷的势力,因此,不拘一格,放手招官,广延人才。

武则天很重视科举。科举的考生,一是来自学馆,叫“生徒”,一是来自州县的推荐,叫乡贡,或贡生。以往,州县的奏呈,总是把贡物开列在前面,而贡生则写在后边。武则天把贡物与人才的关系倒置过来,把贡生放在首位,以示朝廷更重视人才。她做了皇帝,亲自考问举人,破格录用,称为“殿试”。原来,只开文科选士,武则天又增开武科,扩大选官的范围。武则天广开科举,仍恐埋没人才,又诏令臣民皆可“自举”,有所专长,均可录用。这样还不放心,又派出使者四出网罗,致使确有才能的一些落第举子、有能之士,也被选拔来做官。

故而即使在群奸、酷吏出入宫廷的不正常情况下,整个国家仍然保持正常状态,不但免于内忧外患,而且经济、文化都有较大发展。这同武则天的政略不是没有关系的。

武则天重视和发掘人才的故事很多。

团扇侍女图(唐)

武则天广延人才,不分贤愚,均予位置,故正员数额不足,又广置员外官,以致出现了这样的政治笑话:

御史台(府),有个令史骑着毛驴到府里去办公。令史是个地位低下的小吏。府门内正中几位御史聚立着,他没有下驴,就一冲而过。御史们大怒,齐声喝着要打他。令史忙说:“各位大人息怒,今日的过错都怪这愚蠢的驴子。且先让我责备它的过错,然后大人们再打我也不迟。”御史们答应了。令史就责骂那驴子说:“蠢驴!蠢驴!你有何能?你有何技?你神志昏昏,你行动迟迟,如此伎俩,怎敢混入御史行里!”这些御史们本来都是滥竽充数的,遂羞愧而散。

书友推荐:亮剑:开局拿下鬼子据点配种(1V1,SC)女配她只想上床(快穿)交易沦陷人间政道韵母攻略人生如局两小无猜斗罗大陆之催眠武魂我的道家仙子美母四合院之啪啪成首富租赁系统:我被女神们哄抢!端庄美艳教师妈妈的沉沦无绿修改版婚后心动:凌总追妻有点甜四方极爱掌握催眠之力后的淫乱生活潮湿我的教授母亲(高冷女教授)娱乐圈的曹贼吾弟大秦第一纨绔
书友收藏:逆子难防(母上攻略同人)母上攻略美母如烟,全球首富绿意复仇——我的总裁美母堕落的冷艳剑仙娘亲(大夏芳华)斗破苍穹之后宫黑人恶堕影视大世界之美女如云无限之邪恶系统随心所欲神豪系统肥宅肏穿斗罗大陆掌中的美母蛊真人之邪淫魔尊巨根正太和家族美熟女娱乐圈的无耻统治者众香国,家族后宫宗主母亲与巨根儿子的淫乱性事韵母攻略穿越影视万界之征服女神攻略调教手册影视之推女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