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业修嘴角一撇:“谐音是断子绝孙的绝。”这正是恐吓信里的话,他说出来观察杜觉的神色。杜觉打岔:“多难听啊,你至于跟我有这样的深仇大恨吗?”他转脸对夏晶晶说,“小姐,既然你的简主任同意了,咱们就快走吧。”
夏晶晶对简业修说:“我马上就会回来的。”
简业修本来就没有道理阻拦,话说到这个地步,也只好做个顺水人情了:“既然晶晶小姐愿意帮这个忙,我有什么理由阻拦。”杜觉跟简业修告别:“老兄,你早就答应过我,找个机会我们聚一聚,不要发了大财就忘了老的合作伙伴!”
简业修勉强一笑,没有作答。跟杜觉用不着耍嘴皮子,今天已经把两人间的那层虚伪捅破了,心里倒也感到一阵痛快,今后再不必顾忌杜家的势力,反正跟他们没有好了,能这样豁出去也许反倒会让杜家惧怵三分……
杜觉驾车拉着夏晶晶先来到同福庄,他们没有下车,透过车窗看见在老平房的废墟上,又零零散散地搭起几十座不规则的窝棚——有帆布的,有竹帘子的,有用砖头垒起来的……废墟的中央清理出一块较为平整的地方,坐了有一、二百人。夏晶晶好奇:“天气这么冷,那些人坐在这儿干什么?”杜觉为她讲解:“他们认为是政府欺骗了他们,要在这儿静坐绝食,直到看见破土动工为止。”
“是政府欺骗了他们吗?”
“不是,是韩国一家公司撕毁了协议。因此,我想请你父亲来开发这块地方,也是帮助这些可怜的百姓……”
夏晶晶很俏皮地说:“你很会……走后门。”
于振乾的办公室主任向他禀报,刚接到市委办公厅的电话,市委书记来明远要到东方集团这里来视察,车队已经出发了。
“书记的车队?”于振乾叮问了一句。下属告诉他电话里的确是这么说的,而且特别强调不是市长是书记。“书记真想亲手大抓经济?”
于振乾放下手头的工作,带了几个人准备到大门口去迎候,他刚下楼,市委书记的车队就进了大门,这是一个庞大的视察队伍,市委副书记常以新,市政府的经济委员会、计划委员会、体制改革办公室、技术协作办公室、统计局、外汇管理局……等等跟经济有关的委、办、局的负责人都到齐了,另外还有两个韩国人,一个是于振乾已经认识的崔太永,来明远把另一个介绍给他:“这位是韩国半岛集团的副总裁李哲三。”
真是奇怪的视察,奇怪的组合。常以新跟着就是抬轿子来的,自然先说明来意:“来书记刚从国外回来,时差还没倒过来呢,就来看你们集团,可见对东方电子是多么重视和关心了。”
于振乾点头赔笑,平时这位气度不凡、自我感觉不错的“老总”,感到腻烦,心里说,从日本、韩国回来有什么时差可倒?他问来书记是先到接待室休息一会儿,还是先看企业?来明远风风火火地表示要先看企业,于振乾便陪着他们先下去,他们到下边又能看出什么来呢?无非是看看表面自动生产线,看看车间内是否整洁有序,有没有闲人……倒是韩国人提了许多很具体的问题,于振乾拣该说的作了回答,最后他带着这群莫名其妙的参观者回到集团总部的贵宾接待室。来明远温重,严肃,大概因为有外国人在场的缘故,不温不火地始终保持着一种顶尖人物的权威感,还有一种给东方电子集团办了一件大好事的满足感:“于总呵,我请的这两位韩国朋友之所以来考察你们集团,是准备跟你们合资……”
按理说,市委书记能给一个企业拉来合资伙伴,确实不是坏事。可于振乾却感到震惊,非但不买账,还怕来明远再说出更不得体的话就急切地打断了书记的话:“谢谢,不必了,我们已经跟荷兰的FLP公司合资了。”
说好听的这叫不识趣,说难听的就是给脸不要脸,不识抬举!来明远好心好意却吃了个大窝脖儿,心里大不悦,脸上却微微一笑,他早年是当秘书出身,学会了用笑表达各种各样的情感,同意或反对,喜欢或厌恶,都可以笑出来,绝对和对方激不起火来,谁如果对他有火就只好找个没有人的地方去跟自己发,骂自己没有修养……常以新代书记答:“听书记的,从大局着眼,或许跟韩国的半岛集团合资更好一些。”
“也许是,但一个姑娘不能同时嫁两个婆家,我们跟FLP的合资已成定局,从明年的元旦起就要挂牌子,不能变了。”于振乾还相当固执。来明远在下级面前并不总是好好先生,口气不很生硬却有了命令的意味:“没有不能变的事,世界天天都在变,成功就永远属于那些能够享受变化并能进行自身变化的人。”
于振乾知道来明远是在动真的,他不能再当着韩国人的面跟书记争了,求助地看看那些跟来的各经济部门的负责人,那些人却躲避着他的眼睛……真是可悲,如果说来明远不懂,他们还不懂吗?于振乾毕竟是主人,只好自己先转移话题:“来书记,晚饭是在我们集团吃,还是到外面去吃?”
来明远倒是不忘主题:“不要在吃饭上浪费时间,我们还有两三个企业要看,你跟李、崔二位先生商量一下关于合资的具体事宜,是到他们下榻的饭店里去谈,还是在你们这里谈?”李哲三赶紧说:“还是请于先生到海湾大酒店666房间去谈更方便些。”
于振乾脸一沉:“我没有什么不方便的,就在这里谈吧。”
来明远起身,立即又是满面阳光了:“那好,我们先告辞。”
于振乾先送走了市委书记率领的视察队伍,来明远在上车的时候又一次小声嘱咐于振乾:“振乾同志,对合资要有诚意,从大局着眼,我们急需外资,急需域外的合作伙伴,原则上先答应下来合资,至于具体条件以后再慢慢谈。”
于振乾大惑:“不管人家提什么条件都先答应下来?这还叫谈判吗?”
来明远高高在上地提醒到:“总之先不要谈崩。”
“必崩无疑!”于振乾没有说出声,直到他回到贵宾室还有些心不在焉,对来明远他不敢发火,对这两个韩国小子他就毫不客气了:“恕我冒昧,你们半岛集团为什么忽然对我们东方电子发生了兴趣?据我所知,由于你们单方面撕毁了开发同福庄的协议,害得那里的居民天天在冰天雪地里静坐呐!”
李哲三敏感高傲:“于先生真是爽快人,我也就不绕弯子了,你们梨城渴望外商来投资,我们恰好有资金想投,经过一番比较,觉得把钱投到老房子的改造上,不如跟你于先生的东方电子集团合资更好一些。”
“你们的条件呢?”
李哲三逼视着于振乾:“我们占51%的股份,你们现有的员工只保留45%,合资后的产品一律使用半岛的商标……”
于振乾笑了。
“于先生笑什么?”
“没什么,我们正好想到一处去了,我们合资的先决条件也是所占的股份不得少于51%,我们的员工一个不能裁,无论产品销往国内外一律使用东方的商标。看来关于我们两家合资的事是话不投机半句多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