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运用切香肠的技巧。
所谓切香肠的技巧,就是不要一次吃完整条香肠,最好是把它切成小片,小口小口地慢慢品尝。
同样的道理也可以适用在你的工作上:先把工作分成几个小部分,分别详列在纸上,然后把每一部分再细分为几个步骤,使得每一个步骤都可在一个工作日之内完成。
每次开始一个新的步骤时,不到完成,绝不离开工作区域。如果一定要中断的话,最好是在工作告一个段落时,使得工作容易衔接。
不论你是完成一个步骤,或暂时中断工作,记住要为已完成的工作给自己一些奖励。
4.让别人来监督你。
让关心这份工作的人知道你的进度和预定完成的期限。注意“预定”这个词汇,你要避免用类似“打算”、“希望”和“应该”等字眼来说明你的进度。这些字眼表示,就算你失败了,也不要别人为你沮丧。告诉别人的同时。除了会让你更能感受到期限的压力外,还能让你有听听别人看法的机会。
5.在行事历上记下所有的工作日期。
把开始日期、预定完成日期、还有其间各阶段的完成期限记下来。不要忘了切香肠的原则:分成小步骤来完成。一方面能减轻压力,另一方面还能保留推动你前进的适当压力。
6.保持清醒。有拖延恶习的人总是觉得疲倦不堪。
你以为闲着没事会很轻松吗?其实,这是相当累人的一种折磨。不论他们每天多么努力地决定重新开始:也不管他们用多少方法来逃避责任;该做的事,还是得做,压力不会无故消失。事实上,随着完成期限的迫近,压力反而与日俱增。
要克服因拖延所带来的疲累感,不妨试着从工作中寻找努力的意义,或是寻求某个你信服的价值观或。做事方法,如果必要的话,想想工作完成后的成就感。如果你缺乏目标,你的工作不是让你精疲力竭,就是让你觉得无聊透顶。
求人办事情感法:一句人情话比大道理更有说服力
多年以前,某厂某车间接到了国库券认购任务以后,几百名工人认购了一定的数额,就剩下几个“老顽同”了。这几个拥有30多年工龄的老工人,不管主任说破了嘴皮,都不肯认购:“厂里不是说要自愿吗?”
前后已经开过三次动员会了,却毫无结果。下班以后,主任把这几名老工人送到了车间门口,小声说:“我只说最后一句话:现在我真的很为难,请各位帮个忙。”
刚刚态度还十分强硬的老工人听了主任的话,纷纷表态:“我们不会叫你为难。”说完,纷纷回去签名认购。
就这样,车间的国库券认购任务完成了。
一句充满着人情味的话,竟比一堆大道理更加具有说服力。作为老工人,尽管文化素质低,可是重情义。现在,主任不讲大道理了,而是求他们帮忙。他们想:领导看得起咱,不能不给点面子,于是心里的气就顺了。
就像平时干活使用的工具一样,干什么工作就要选用什么样的工具。你想拧一颗螺丝,用木棒绝对不行,用镐头更不行,要用扳手或者钳子把它拧下来。办事也是一样,办什么样的事情应该用什么样的方法,方法不对,你操作起来就会感到别扭,事倍功半不说,而且很多本来能办成的事却砸了锅。因此,办任何事情都存在着一个手段的问题。不研究这些办事的技巧、手段,往往永远都得不到办事的要领。以下这些办事方法值得人们仔细研究,因为这些方法是被人们证明过的屡试不爽的经验。
运用情感法求人办事的时候应该学会下列几点:
1.态度真诚
办事时态度要真诚就像鱼离不开水一样,没有真诚,办事也不过是动了嘴皮子,连声音都会随风飘散,更别谈什么实际意义了。
所以,办事时态度首先要真诚。
2.哭出感情
人人都有恻隐之心,当求人帮忙的时候只要打动了这种恻隐之心,就能够赢得别人的帮助。而眼泪就是这种打动别人恻隐之心的好方法。
宋太宗年间,曹翰因罪被发配到汝州。曹翰苦想返京之计。一日,宫里来了一个使者到汝州办事,曹翰怎肯放过这一大好时机。他想办法拜见到使者,流着泪对使者说:“我的罪孽深重,就是死都赎不清,不知如何才能报答皇上的恩德,只好在这里认真思过,将来有机会誓死报效朝廷。可是我在这里,家里人太多。缺衣少食无以为生,我这里只剩几件衣服了,请你帮忙抵押一万文钱,让我换些粮食,好让家里老小先吃顿饱饭。”
使者回到宫里如实向宋太宗禀报。宋太宗拿过包袱一看,里边原来是一幅画,题目是《下江南图》,画的是早年曹翰奉宋太祖的旨意,担任先锋攻打南唐时的情景。
宋太宗看到这张图想起了曹翰当年的功勋,心里很难受,怜悯之情从此而生,于是把曹翰召进宫城。曹翰的办法管用了。
三国时代,蜀主刘备更是精于此道的高手。事实上,刘备之所以能够做皇帝和他善哭、爱哭有很大关系。俗话说得好:“刘备的江山是哭出来的。”看来,“哭”的确是一门高深莫测的学问,是某些高人手中的“秘密武器”。
在《三国演义》里,刘备碰到无法解决的事情,只要对人大哭一场,马上转败为胜
政治家们是最善于利用眼泪的。他们善于装出一副诚恳的模样,使人们都同情他,有的是出于对某种灾难表示十分悲痛,表示他的心情与人们的心情相同。
哭的方法多种多样,哭的效果千奇百怪,善于用哭,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运用这种方法的注意事项就是:这种方法不能多用。否则,将适得其反。
3.巧套近乎
和陌生人办事,第一次见面,毫无感情可言,可是,还需要和他办事,并且还要成功,难度很大。怎么办?套近乎能够让感情“无中生有”。产生了共鸣就拉近了双方的距离,在一阵亲热的交谈以后,再开口讲想办的事,无疑就顺理成章了。
中国人向来懂得套近乎办事的方法,林语堂曾经开玩笑地认为套近乎就像八股文,有着起承转合的作用,不但有风格,还有结构,一般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借寒暄来评气候。
比如“尊姓”、“久仰”、“幸会”等都属于这一类。林语堂称其为气象学的内容,起到联络感情的作用。这些内容在人们生命空间中具有很大的共同性,不会遭到人们的抗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