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伴随李嘉诚艰苦创业直至成功的庄月明,在与李嘉诚相濡以沫度过二十七个春秋之后,竟等不及深深爱恋着她的李嘉诚好好地回报她,就因心脏病发作,离他远去了。一如《香港富豪列传》一书中所谈到的,1990年1月5日,香港《文汇报》曾经专题报道说:
本港知名人士李嘉诚之夫人,长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创建董事庄月明女士之丧礼,昨天在香港殡仪馆举行,官商名流亲临至祭:内地各处领导人发来唁电及慰问信,三十多个社团前往以祭。丧礼采佛教仪式进行,由十位官绅名流扶灵,极尽荣哀。
李庄月明女士不幸于本月一日因心脏病发,在嘉助撒医院逝世,享年58岁,遗体举殡后,安葬于佛教坟场。
长江实业(集团)有发公司董事李业广致悼词及代表家属致谢词及代表家属致谢悼词赞扬李庄月明女士,艰苦创业、敬业乐业,对公司做出卓越贡献:在家中相夫教子,支持及鼓励李先生为社会做出巨大贡献。在她年富力强的时候离开人间,是无法弥补的损失。
李庄月明夫人生前待人热诚,和蔼可亲,实在令人怀念。她自少聪明好学,成绩优异,在家族中,她对弟妹亲切关怀,热心指导,相亲相爱。由于她态度诚恳,乐于助人,从小学,中学、留学日本到香港大学毕业,很多同学都成了她的知己朋友。
悼词中又提到,李先生在事业方面辛勤工作,无论是在香港还是在国内,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这方面,李先生得到李夫人的全力支持和鼓励,在称颂李先生事业上的成就时,亦应对李夫人的贡献表示衷心的敬意。悼词最后说,李夫人虽然离开我们,但是泽钜、泽楷两位公子将会继续协助李先生实现李先生和李夫人的共同理想。李夫人重友情、重信义的优良品德,将永远为一切亲友所怀念。
昨日的丧礼,恭请香港佛教职合会会长觉光法师主持佛教仪式说法封棺。由钟逸杰爵士、李鹏飞议员、加拿大帝国银行加拿大总裁傅理敦、汇丰银行主席浦伟士、香港警务署处长李君夏、张鉴泉议员、吴国泰先生、余颂平夫人、和记黄埔有限公司行政总裁马世民,盛永能先生(和记黄埔有限公司财务董事)扶灵出殡。”
如果说驰骋商场的李嘉诚以准确的预测能力,敏锐的目光闻名国际商界的话,那么值得一提的另一位目光敏锐者,便是秀丽博学的庄月明了。
是她在李嘉诚身无分文的时候发现他巨大的潜力,而且不论是在李嘉诚不幸辍学的时候,还是在李嘉诚艰苦创业的时期,庄月明都是李嘉诚最忠实的支持者和拥护者。
特别是在李嘉诚事业有成的时候,庄月明又利用;自己在接受高等教育期间所获得的专业知识,辅助李嘉诚完成他的宏基伟业。
李嘉诚永远不会忘怀庄月明对他所付出的真挚无私的情爱,直到今天,还常常感慨地告诉他身边的朋友:
“月明受过良好的教育,婚后在事业上为我出谋划策,给予我很大的帮助。不仅如此,她把家里的事情都处理得井井有条,使我完全不用为家里的事情操心,能够集中全部精力应付事业上的各种问题。这是我最要感谢她的地方。”
李嘉诚也是为人称道的好丈夫。李庄月明女士是于1990年1月4日(农历十二月初八日)举殡,除在香港举行隆重追悼仪式外,在家乡开元禅寺也奉设了诵经仪式。
李嘉诚先生原准备辞却计划于1990年2月8日在汕头大学举行的落成庆典仪式以表对爱妻的哀悼,但在众亲朋的劝说下,几经考虑,思及“不应因我妻子逝世的事改期,以免连累成千上万的人”(在此之前,庆典的“请柬”均已发出),终于能节哀忍痛,积极面对现实,以顾全大局出发,依期带着两个爱子,陪伴着企业界众多同仁和公司的同事,出席汕大庆典。
李嘉诚“力求内心的平和与宁静”,“让自己多做一些有益于国家、社会和民众的事”,以志对亡妻的哀悼及永念。
李嘉诚先生在其夫人李庄月明去世后,为表达对其爱妻的志念与永悼,也因为李庄月明女士早年曾是香港大学毕业生,并于1961年在香港大学获颁文学士学位。因此,李喜诚先生特捐赠了3500万港元与港大,并成立了专项基金。
香港大学据此,在校本部东北地带实施校本部扩建计划第4期工程,兴建“庄月明楼。”此工程属香港大学各期发展计划中之规划最大的一期工程。“庄月明楼”占地总面积达6100平方米。含两幢主要教学楼及一座文娱中心。建筑总面积为1.103万平方米。
两幢教学楼为港大师生提供了7477平方米的教学场地。主要供物理系及化学系使用。楼高各8层,其中设4间可容160至200人的讲堂,还有55间不同大小的实验室,可供约750名学生使用。其中一幢楼的天台,还装设了拱形顶的天文观测室。
“庄月明文娱中心”楼高5层,该中心内设有20间多用途的活动室,并分设有住宿生舍堂、映视室、游戏室,影印中心、超级市场及银行等等。另外还设有一间可容600人的餐厅,以及休憩室,供学生及教职员使用。文娱中心的当中通道将荷花池与中心广场连接,拱形屋顶结构独特优美。
上述建筑工程在1991年3月开工。两幢教学楼在1993年9月落成,而文娱中心则于1994年7月落成。香港大学在1994年12月13日为“庄月明楼”举行了开幕礼。李嘉诚先生(博士)出席了开幕礼仪式。并和香港大学校长王赓武教授一起为开幕礼剪彩。
设在香港大学的“李嘉诚夫人(李庄月明)基金会”,还先后拔款资助香港大学在校举办“香港讲座”,为香港在i997年7月1日回归祖国怀抱,实现政权的顺利交接和平稳过渡服务。讲座的第一系列题为“10年过渡的纪录(1984年1994年)”,第二系列则为“香港与亚太区的未来。”这两个系列的讲座的举行也同时是为纪念中英签署联合声明十周年而举办的。效应颇佳,
李嘉诚为爱妻所作的这一切都是为了表达他的爱心与哀思,也是为了让所有的人都能够记住自己妻子的名字,真爱永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