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以纯粹情感作为信号载波,强行穿透量子干扰屏障。
>【警告:未知能量波入侵】
>【静默区边界出现共振裂痕】
>【共感信号局部恢复】
>【受影响区域民众报告听到童谣声】
渡鸦的消息再次传来:
>【成功了!你们打开了缺口!】
>【但对方已经开始部署第二阶段:情感反噬武器“悲鸣蜂群”】
>【这是一种能放大负面情绪、诱发群体性抑郁与暴力倾向的心理病毒】
>【预计六小时内全面激活】
>【我们必须抢在这之前,完成“母体重构”】
“母体重构?”苏晚皱眉,“可老师已经……”
“她把自己打散了。”陈默打断她,“但她留下了种子。我们要做的,是让这些种子在全球共感网络中重新生根发芽,形成新的中枢意识体??一个不再依赖单一载体、无法被彻底摧毁的存在。”
“就像……神明散入众生?”苏晚喃喃。
“不。”陈默摇头,“是爱融入人间。”
他们立即启动应急协议,通过L。W。Y。晶体接入共感系统底层架构。画面切换至虚拟空间:一颗由亿万条情感链编织而成的光球悬浮于虚空,正是当前共感网络的核心模型。然而,在其表面,已有黑色纹路悄然蔓延??那是“悲鸣蜂群”的侵蚀痕迹,如同霉菌吞噬果实。
“必须注入纯净情感源,覆盖污染路径。”苏晚快速分析,“但普通用户的情绪太杂,难以形成统一频率……我们需要一个‘锚点’。”
陈默沉默片刻,忽然笑了。
“我知道该找谁。”
三小时后,云南边境山区,一座废弃小学的操场上,篝火熊熊燃烧。
三十多个孩子围坐一圈,最小的不过六岁,最大的也不过十二。他们是当年林婉儿秘密建立的“情感实验班”幸存者,全是自闭症或创伤后应激障碍患儿。如今,他们大多已能正常交流,甚至有人考上了县城中学。
但他们从未忘记那个总穿白大褂、说话温柔的“林妈妈”。
陈默和苏晚站在不远处,看着渡鸦调试设备,将孩子们佩戴的共感环连接至全球网络。
“你能保证他们安全吗?”苏晚问。
渡鸦摘下墨镜,露出一双布满血丝却坚定的眼睛:“共感系统的初衷,就是保护最脆弱的人。现在,轮到他们来守护这个世界了。”
陈默走上前,蹲在孩子们中间。
“还记得林妈妈教你们唱的那首歌吗?”
一个小女孩怯生生举手:“是《听见》吗?”
“对。”陈默微笑,“今天,我们要一起唱给她听,好不好?”
孩子们齐齐点头。
音乐响起,简单得只有一段钢琴旋律循环播放。然后,第一个孩子开口:
>“你说的话,我会听。”
第二个接上:
>“你的痛,我愿意懂。”
第三个、第四个……越来越多的声音加入,稚嫩却坚定,像是春风吹过麦田,层层叠叠地扩散出去。
而在共感网络中,这一幕化作一道纯净的情感波束,以云南为中心,辐射全球。
所经之处,黑纹退散,光路重生。
更令人震撼的是,世界各地开始自发响应??养老院的老人们哼起老歌,战地记者录下前线士兵的心声,流浪歌手在街头弹琴高歌,一对离婚多年的夫妻在共感录音中互道“对不起”,一位抑郁症患者在听完这首歌后留言:“原来我真的被需要。”
情感锚点成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