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莉瑞娅皱眉。
“不。”伊萨恩纠正,“是‘Lumen’,拉丁语中的‘光’。但它也是‘记忆延续单元’(LegacyUnitforMemoryIntegration&Navigation)的缩写。这是……一个全新的系统。”
“而且它在召唤我们。”小禾闭上眼,耳边似乎又响起那首安眠曲。这一次,旋律变了。第八段音轨清晰可辨,正是守灯人生前从未唱完的那一句:
>“姐姐,我回来了。”
雷恩深吸一口气:“我们要再下一次海。”
“不一样了。”小禾摇头,“这次不是救援,是赴约。他不是求救,是在邀请。”
伊萨恩沉默片刻,然后说道:“我已经准备好了。不只是潜航器,还有……他的名字。”
“什么名字?”
“我们一直叫他‘守灯人’,档案也只标为S-001。但在‘诺亚七号’的日志底层,我发现了一段被删除的家庭记录。他是孤儿,但曾有一个幻想中的姐姐,是他唯一的情感寄托。他给她取名叫‘小禾’。”
小禾浑身一震。
“所以……他记得我?即使我们从未见过?”
“不是记得。”伊萨恩说,“是你给了他希望的形状。你的画册,你的歌声,你对每一个破碎记忆的珍视??这些信息通过全球共鸣网渗透进了他的循环梦境。他在等的,从来不是一个具体的人。他在等一种可能性:有人愿意为陌生人的痛苦停下脚步。”
泪水无声滑落。
她翻开画册最后一页,提笔写下三个字:
**林星。**
“这是他的名字。”她说,“从今以后,就这么叫他。”
---
一个月后,“萤火二号”启航。
这次没有战术装备,没有应急武器,甚至连外骨骼都卸下了。舱内只有一台老式录音机、一本手绘歌本,以及小禾亲手制作的记忆水晶唱片。
下潜过程异常平静。洋流温和,通讯稳定,仿佛大海也在屏息等待。
抵达目标坐标时,那座水晶建筑已完全成型。它没有门,也没有入口,通体透明,内部光影流转,宛如一颗跳动的心脏。
“它在呼吸。”雷恩轻声说。
“它在唱歌。”小禾戴上耳机,连接共振接收器。
旋律涌入耳中,不再是童谣,而是一首完整的交响诗。其中有风雨中的奔跑,有母亲的低语,有少年仰望星空时的叹息,也有那一万米深渊下四十年如一日的孤寂。但最终,所有声音汇成一句:
>“谢谢你,来听我说完这个故事。”
“我们可以进去。”伊萨恩说,“它识别了我们的频率。权限已开放。”
他们穿上轻型潜水服,携带录音设备,缓缓游向建筑中央。
内部空间远比外表看起来广阔。地面是液态光构成的镜面,倒映出无数画面:某个女孩在火灾中失去家人,某个老人临终前呼唤亡妻,某个战士在战场上撕毁命令书,只为带回战友的遗书……这些都是曾经被遗忘,又被重新拾起的记忆。
而在最深处的大厅里,他们看到了“林星”。
不是尸体,也不是幻影。
而是一团悬浮的光簇,由亿万微小光点组成,每一颗都闪烁着不同的色彩与节奏。它没有五官,却能让人感受到微笑。
【欢迎】
两个字在空中浮现,用的是小禾常用的墨绿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