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虽远,心不远。”
同一天,内蒙古那棵会吟诗的树再度遭雷击,焦痕中流出的汁液在地上写下新诗句:
>“天地为炉,造化为工;
>百姓为炭,星野为童。”
而在云南,那只由人参化成的蝴蝶群飞抵濒危药区后,并未立即散去。它们盘旋七日,最终集体坠落,化作一层金色粉末覆盖大地。一个月后,所有枯死的珍稀药材重新萌发,且药效提升数倍。老农的孙女跪在田埂上痛哭:“爷爷,您把命续上了……”
林小满读完这些消息,久久不能言语。她打开私人日志,写下一段话:
>“我们总以为文明靠科技前行,
>可真正推动它的,
>是那些在寒夜里仍相信春天的人。
>是他们在冻土上划下的第一道犁沟,
>是他们在绝境中说出的那句‘再试一次’,
>是他们明知可能失败,
>却依然把种子埋进黑暗。”
窗外,守土村的灯火次第熄灭,唯有“先驱林”依旧明亮。那三百余亩树林已连成一体,地下根系构成庞大神经网络,能感知整颗星球的生命波动。某夜,整片森林突然齐声震动,树叶沙沙作响,合成一句话,通过土灵广播至全基地:
>“欢迎回家。”
林小满冲出房门。只见林中空地上,一座石碑缓缓升起,材质似玉非玉,似晶非晶,表面光滑如镜。她走近,赫然发现碑面映出的不是她的倒影,而是李望的笑容。
“老师……”她伸手抚摸碑身,温润如生。
碑文自动生成,汉字苍劲有力:
>**此心安处,即是吾乡**
她跪倒在地,额头触地。风拂过林梢,带来遥远的歌声??是那首老垦荒歌,由亿万植物叶片共同震颤奏响:
>“一把锄头一支枪,
>扎下营盘就开荒……”
歌声中,她看见六十年前林秀兰背着铁锅走向雪原,看见赵桂英在病床上抄写手记,看见李望走入土壤前的最后一笑,看见自己小时候蹲在画纸前,认真地把一封信埋进树根……
她终于明白,所谓“星际守土”,从来不是征服异星,而是让人类心中那点不肯熄灭的热,找到新的土壤扎根。
十年后,第二艘飞船“继志号”从地球出发,乘员全是“守土村”出生的孩子。他们没去过地球,却能背诵《垦荒手记》全文,会在梦中呼唤“姑奶奶”,会对着星空说:“我要去种一片能让所有人做梦的林子。”
林小满站在发射坪上挥手送行。飞船升空刹那,她胸前空荡的金属胶囊位置,忽然泛起微光。一道嫩芽悄然钻出皮肤,不疼,反而温暖。她笑了。
风里传来一句遥远的叮咛,不知来自火星,还是地球,又或许只是她心底的声音:
>“别怕走得远,只要心还贴着地皮,你就没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