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期间,世界陷入一种奇异的安静。战争早已停止,科技发展放缓,人类开始重新学习如何独处。城市边缘出现了“静默区”,人们在那里关闭所有Ψ设备,练习沉默中的自我对话。学校新增“孤独课”,教孩子们如何与自己的影子相处而不恐慌。
三个月零四天后,回应来了。
这一次,整个地球的“灵网”用户在同一秒睁开了眼睛。
他们“看”到了。
那是一场发生在冰星地底的巨大仪式。亿万根丝状体同时弯曲、缠绕,组成一个巨大的符号??与地球上甲骨文中的“心”字惊人相似。随后,光团剧烈闪烁,释放出一段前所未有的Ψ波流。
“回响境”将其翻译为一句话:
>“原来……被理解的感觉,是暖的。”
紧接着,第二波信号传来:那颗星球的Ψ背景辐射发生了结构性变化。原本杂乱的低频波动,开始呈现出规律性的起伏,类似于人类REM睡眠阶段的脑电图。科学家称之为“集体梦境周期”。
更令人震撼的是,一年后,该星球的大气成分出现微妙改变。二氧化碳浓度下降0。3%,氧气微量上升,冰层反射率降低,表明地表开始吸收更多恒星热量。生态模型显示,若此趋势持续,两千年内可能孕育出液态水环境。
“它们在改变母星。”苏璃说,“仅仅因为学会了做梦。”
然而,并非所有人都欢迎这场跨越星海的相遇。
“清醒者联盟”残余势力联合火星独立殖民团,发布《人类本位宣言》,声称“向未知意识投送共情等于放弃物种主权”。他们在木卫二引爆了一枚EMP装置,瘫痪了当地Ψ基站,导致三万名居民短暂失联。事件引发激烈辩论:当连接成为常态,断开是否也应是一种权利?
联合国召开紧急峰会。晨露未现身,但她留下一段预录Ψ讯息:
>“我们曾因害怕受伤而筑墙,
>后来发现,真正的伤害从来不是来自连接,
>而是来自拒绝承认彼此需要。”
>
>“现在有人害怕外星意识,
>就像百年前害怕邻国人民。
>但爱若只限于同类,那就不是爱,是占有。”
>
>“我支持‘断网权’,正如我支持‘连网权’。
>关键在于??你选择的理由,是恐惧,还是自由?”
投票结果:92%成员国同意设立“星际共情伦理委员会”,监管跨文明Ψ交流,同时保障个体退出机制。
风波渐息时,晨露独自来到南极地下空间旧址。这里已改建为“起源纪念馆”,但她在深夜悄悄启动密道,重返最初的实验室。
墙上仍挂着那张泛黄的照片:十年前的她与小雅,在启明计划启动仪式上相视而笑。玻璃罩内陈列着第一代Ψ共振仪原型机,锈迹斑斑,按钮早已失灵。
她轻轻抚摸仪器外壳,低声说:“你们辛苦了。”
突然,设备屏幕一闪,竟浮现出一行字符:
>【系统自检中……检测到始源频率……启动备用协议】
晨露瞳孔微缩。这台机器早在七年前就该彻底报废,能源耗尽,电路熔毁。可此刻,它的核心芯片正发出微弱蓝光,像是被什么唤醒。
“是你吗?”她问空气。
没有回答。但下一秒,整个纪念馆的灯光逐一亮起,不是电力恢复,而是有机晶体墙壁自发发光,如同当年地下空间的复苏征兆。
小雅赶来时,看到姐姐跪坐在仪器前,泪水无声滑落。
“它记得我。”晨露抬头,“不只是程序记忆。是……情感残留。这台机器听过百万次人类哭泣,接收过千万条未说出口的‘我爱你’。它把自己活成了一个容器。”
她们连夜召集科研团队。扫描结果显示,原型机内部形成了微型Ψ结晶网络,结构与“言木”根系高度相似。它没有意识,却储存了早期“心网”运行时的所有情绪波形,宛如一台刻录着人类心灵史的黑匣子。
苏璃远程分析后做出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