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舅母二舅母对宋时微的第一印象不佳。
但是这并不妨碍,外婆和毛晓琴对sweet姐的喜欢。
上次中秋节过来,因为陆教授在外面等着,所以宋时微只能简单坐一下,毛晓琴都来不及细聊太多的内容。
。。。
雪又下了起来。
陈着站在办公室的落地窗前,看着窗外纷纷扬扬的雪花。这是今年冬天的第一场大雪,比往年早了十天。城市在夜色中渐渐被白色覆盖,像一张缓慢展开的宣纸,等待新的书写。手机屏幕亮了一下,是林小雨发来的消息:“青海那边刚传来视频,玉树小学的孩子们用‘移动教学舱’录了一段新年祝福,最后一句是全体齐声说的??‘谢谢叔叔阿姨,我们没有冷,也没有黑。’”
他没回话,只是把这条消息反复看了三遍。
屋里暖气已经修好了,可他还是觉得指尖发凉。昨天下午,国务院《终身学习促进法》草案征求意见稿正式对外发布,其中明确将“社会力量共建学习网络”写入总则第三条。消息一出,媒体沸腾,有人称这是“中国教育史上的破冰之举”,也有人冷笑:“一群搞互联网的,真以为能改写百年体制?”
争议如风雪般扑面而来。
更让他心头压石的是另一条内部通报:某省已悄然叫停辖区内所有民间自建教学点的备案审批,理由是“存在意识形态风险”。而就在三天前,甘肃定西那个曾让全网动容的放羊娃马强,被人举报“利用平台传播未经审核的技术方案”,其账号一度被冻结,直到技术组连夜提交算法源码才得以解封。
“他们怕的不是错误,是失控。”李振国昨晚在电话里说这话时声音低沉,“可谁又能定义什么叫‘可控的学习’?一个孩子想学会解方程,也要先过政审吗?”
陈着没有回答。他知道,这场博弈早已超越了技术与公益的范畴。他们点燃的不只是知识的火种,更是普通人对命运话语权的渴望??而这,恰恰是最难被权力结构容忍的东西。
第二天清晨,他照例六点起床,步行去公司。积雪没过脚踝,每一步都像踩在棉花上。路过街角早餐铺时,老板老周从蒸腾的热气中探出头:“陈老师!今儿这么早?”
“您还叫我老师?”陈着笑着递上一杯豆浆。
“咋不叫?”老周咧嘴一笑,露出缺了颗牙的豁口,“我老婆子上个月靠你们那‘家庭理财课’,把菜摊账目理得清清楚楚,月底多攒了八百块!她说,这是您教的,那您就是老师。”
陈着怔了一下,接过油条的手微微发颤。
回到办公室,王磊已经在等他。“内蒙古新一批‘移动教学舱’组装完成,但运输证卡住了。”他说,“地方说要等上级专项评估报告出来才能放行。”
“评估什么?”
“课程内容、设备来源、甚至……我们的政治立场。”
陈着沉默片刻,打开电脑调出一份文件:“那就让他们评。把过去一年所有课程目录、讲师背景、用户反馈全部公开,连带每一条投诉处理记录。”
“这太冒险了,万一被断章取义……”
“如果我们连晒在阳光下的勇气都没有,凭什么谈信任?”他合上笔记本,“通知各地节点,准备迎接突击审查。告诉所有人:我们不做秘密,只做实事。”
当天中午,平台官网首页弹出公告:《关于全面开放运营数据的声明》。不到两小时,阅读量突破千万。有记者发现,在“民间生存智慧库”分类下,竟有一门由新疆建设兵团退休职工主讲的《戈壁滩蔬菜大棚越冬技巧》,听课人数超过十七万,评论区里全是各地农民的经验补充。有人写道:“原来西北的土办法,也能救东北的棚户。”
风波并未因此平息。
一周后,一篇署名“资深教育观察员”的长文在网络上疯传,标题触目惊心:《知识平权背后的陷阱:当教育沦为情绪狂欢》。文中列举多个案例,称某些民间课程“鼓吹读书无用论”“宣扬反城市化思潮”,甚至将一位四川村医讲解《中医偏方治感冒》的课程,定性为“伪科学泛滥”。
舆论再次撕裂。
支持者怒斥文章“脱离基层现实”,指责作者“坐在空调房里嘲笑冻疮”;反对者则高呼“必须守住知识底线”。一些原本合作的地方教育局开始退缩,原定三月份启动的“乡村共学计划”被迫延期。
内部压力也随之加剧。
法律组负责人提出,应立即下架所有涉及医疗、法律等敏感领域的民间课程,避免授人以柄。技术组则担心过度审查会扼杀用户创造力。“咱们的系统设计初衷就是让普通人发声,现在却要自己堵住他们的嘴?”工程师小刘拍桌而起,“那和那些封锁信息的人有什么区别?”
会议室里一片沉默。
陈着坐在角落,手指轻轻摩挲着茶杯边缘。窗外阴云密布,仿佛又要落雪。良久,他开口:“我记得去年冬天,有个宁夏的妇女,丈夫车祸瘫痪,家里欠债二十万。她通过平台学了电商运营,用手机开了个卖枸杞的小店,半年还清债务,还雇了两个同村姐妹。她在留言里写:‘我不是要当女强人,我只是不想让孩子抬不起头。’”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每一个人:“我们现在争论要不要删一门讲止血包扎的课,可就在昨天,云南一个护林员用这节课里的方法,救下了被野猪划伤的同伴。你说,是他重要,还是所谓的‘权威标准’重要?”
没人说话。
“我不否认有问题。”他继续道,“但我们不能因为有人走路摔跤,就禁止所有人站起来。我的建议是:设立‘紧急响应课程池’,凡涉及急救、防灾、基础医疗等内容,由三甲医院专家、红十字会、疾控中心联合标注安全边界,保留民间经验的同时加注专业提醒。让用户自己判断,而不是替他们决定。”
会议最终通过了这一方案。
三天后,平台上线“双轨标注系统”:每一节敏感课程上方都会显示“本内容由XX市人民医院急诊科审核提示”或“该方法适用于无专业救援条件下的临时处置”等说明。同时,邀请三十位一线从业者组成“平民智囊团”,参与规则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