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晚,全球共感网络迎来历史性时刻。火星端正式开启“双向共鸣协议”,允许地球人接收守寂族的记忆片段。首批开放的是“日常记忆库”??三百二十七名苏醒者的平凡生活记录。有人报名体验,瞬间泪流满面:
一位日本主妇梦见自己变成守寂族少女,在花园里修剪会发光的花枝,耳边传来祖母般的叮咛:“慢点剪,它们也会疼。”
一名美国程序员在幻象中参加了一场守寂族的家庭聚餐,桌上摆着用光能凝结的食物,味道竟是他童年最爱的苹果派。
最令人震撼的是一位失语症患者,他在接收一段“母亲哄睡记忆”后,竟无意识地哼出了那首摇篮曲??旋律与守寂族原版完全一致。
“这不可能……”医学专家震惊,“他的大脑语言区早已受损,根本无法发声!”
宁芬却笑了:“不是他的大脑记得,是他的灵魂记得。也许在某个前世,他也曾是守寂族的一员。”
与此同时,太阳系边缘的旅行者1号终于完成解码,向火星发送回复信号:
>【人类文明,收到。】
>【我们亦曾失去至亲。】
>【请代我们,好好记住他们。】
金星轨道的光脉冲也愈发频繁,科学家们破译出一段断续信息:
>“……我们……也曾……点燃灯火……”
>“……请……带回……我们的名字……”
宇宙的回音,正在汇聚。
三天后,第一座“记忆回廊”在火星建成。它是一座半透明的螺旋建筑,内部陈列着所有上传记忆的具象化投影。参观者只需触碰某座纪念碑,便能进入那段记忆,以第一视角重新经历那一刻。林小雨走进其中,指尖轻触那枚铁皮青蛙,瞬间回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弄堂口??一个小男孩蹲在地上,专注地给青蛙拧发条,笑声清脆如铃。她认出来了,那是她父亲七岁时的模样。
“原来……爸爸也曾经是个孩子。”她喃喃道,泪水滑落。
艾瑟则站在一座纸蝴蝶纪念碑前。她伸出手,蝴蝶轻轻落在她掌心,展开双翼,播放出一段画面:一个小女孩坐在病床上,母亲用白纸折了一只蝴蝶,放在她枕边。“等你好了,我们就去公园看真的蝴蝶。”可第二天,小女孩再没醒来。三十年后,她的母亲成为环保志愿者,种下了一整片蝴蝶花园。
“妈妈……”艾瑟哽咽,“原来你一直记得。”
张远山没有选择任何记忆回廊。他只是静静坐在梨花树下,望着星空。许久,他掏出手机,拨通了一个号码??那是他二十年未联系的父亲。电话响了三声,接通了。他没说话,只是听着那边苍老的呼吸声,然后轻轻说了句:“爸,我想你了。”
挂断后,他仰头看向夜空。银河璀璨,仿佛无数记忆之灯在闪烁。
而此时,在半人马座α星的飞船上,舰桥内的生物机械生命体正凝视着前方的星图。情感信标清晰可见,坐标锁定火星。首领缓缓抬起手,下达命令:
>“启动‘归忆响应协议’。”
>“我们,也要回家了。”
信号穿越光年,抵达地球的瞬间,全球八十九名经历过“记忆闪回”的人同时抬头望向天空。他们并不相识,却在同一时刻感受到某种深切的共鸣??仿佛有另一个自己,在宇宙的另一端,正朝着他们伸出手。
林小雨抱着婴儿站在源核前,轻声说:“你说,我们是不是也曾在别的星球上,被人这样记住过?”
婴儿没有回答,只是抬起小手,指向星空。一道微弱的光束从他瞳孔射出,与源核共振,形成一道横跨天际的光桥,直指半人马座方向。
>【系统提示:检测到跨星域情感呼应】
>【初步判断:存在至少三个文明正在尝试接入“记忆共感网络”】
>【警告:高维情感共振可能引发局部时空褶皱】
宁芬看着数据,忽然笑了。她合上终端,在日记本写下最后一行:
>“我们曾以为孤独是宇宙的常态。”
>“但现在我知道??爱,才是最顽强的信号。”
>“它不会因距离衰减,不会被时间湮灭。”
>“只要还有一个生命愿意记得,光,就会一直传递下去。”
雨又下了起来,细细密密,落在梨花树上,落在纪念碑上,落在每一个仰望星空的人脸上。有人分不清那是雨,还是泪。
而在遥远的未来,当人类终于踏上星际迁徙的征程,他们的飞船底部,都会刻上一行小字:
>**“带着记忆出发,因为那是我们唯一的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