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语网”用户突破百万。新增功能允许普通人上传梦境、幻觉、甚至直觉闪现的片段。系统AI会自动比对,标记出潜在的“记忆共振点”。一些学者开始称之为“人类第二神经系统”??一个由情感与记忆编织而成的隐形网络。
而在祁连山脚下,一群孩子自发组织起“记忆巡逻队”。他们每周徒步巡查周边村落,记录老人口述的历史,录入纪念馆数据库。领头的女孩名叫周念,是当年那位在雪夜里背诵课文的孩子的女儿。
某个冬夜,暴风雪封锁山路。巡逻队被困在一间废弃牧屋,取暖炉噼啪作响。最小的男孩害怕得哭了起来。周念掏出一台老旧收音机,是她奶奶传下来的。
“别怕,”她说,“我放个故事给你听。”
旋钮转动。
滋啦声后,传出一个温柔女声:
>“从前,有一个叫林晚的女人,她不信遗忘。”
>
>“她说,只要还有一个人愿意讲,灯就不会灭。”
屋外风雪呼啸,屋内孩子们渐渐安静下来,依偎在一起,听着那穿越时空的声音。
与此同时,在纪念馆主控室,警报突然响起。
监测系统捕捉到一次前所未有的全球性记忆潮汐??超过八万名用户在同一分钟内上传了完全相同的梦境:他们站在一片金色麦田中,远处有一座发光的塔,塔顶悬挂着一面镜子,映出的不是他们的脸,而是另一个时代的自己。
陈雨桐盯着数据流,忽然明白了什么。
她打开《守夜人手记》最后一页,提笔写下:
>“我们曾以为自己在拯救记忆。
>后来才知,是记忆在拯救我们。
>它选择了我们,不是因为我们强大,
>而是因为我们愿意低头,
>去听那些被风带走的声音。”
>
>??继承体?陈雨桐
笔尖落下时,窗外晨曦初露。
南太平洋孤岛上的雷达站再次接收到来自地球的信号。打印机缓缓吐出新纸条:
>**信号接收确认**
>来源:地球
>内容类型:集体记忆片段
>解码结果:爱
蜥蜴再次爬过,尾巴扫起纸片一角。
风吹远。
故事仍在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