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之前评价过王建军,说他做事太死板,过于遵守规则,从今天酒桌上的表现看,他能力确实有所欠缺,能提供给咱们的助力不多。”徐婉晴叹了口气。
“没关系,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咱们也不是没有优势。”周岳峰笑了笑。
他这次来东海,解决王建军的困境,只是顺手而为,能成固然好,如果真事不可为,他也可以及时抽身。
“我知道你的想法,就算王建军是阿斗,咱们也必须扶一把,否则让林光福与郑国涛搭上线,咱们的处境就被动了。”徐婉晴说道。
……
第二天上午,周岳峰与王建军正式开始了与东海机械厂的谈判。
令周岳峰意外的是,林光福本人也出席了会议。
林光福五十多岁,头发稀疏,身材微胖,看起来和蔼可亲,但那双小眼睛里闪烁的精明光芒,让人不敢小觑。
“周区长,欢迎欢迎!”林光福热情地握住周岳峰的手,“早就听说益都来了位年轻有为的区长,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林厂长过奖了,”周岳峰微笑回应,“东海机械厂是省内重点企业,我们益都非常重视这次合作。”
会议开始后,林光福表现得非常配合,对分厂建设表示全力支持,但在关键问题上却寸步不让。
当周岳峰提出分厂财务管理应由益都方面主导时,林光福笑着摇头:“周区长,不是我不信任益都的同志,但财务问题涉及国有资产,必须谨慎,我建议由总厂统一管理,定期向双方汇报。”
王建军插话道:“林厂长的顾虑有道理,但分厂建在益都,如果财务不独立,运作起来会很麻烦,我建议采取折中方案,分厂设立独立财务部门,接受总厂和益都方面的双重监督。”
林光福眼中闪过一丝不悦,但很快恢复笑容:“王书记说得对,是我考虑不周,那就按王书记的意见办。”
周岳峰冷眼旁观两人的交锋,在心中冷笑,他心里清楚,林光福明显是以退为进。
果然,在讨论分厂管理层人选时,林光福推荐了他的亲信——生产副厂长刘明生。
“刘厂长经验丰富,熟悉生产流程,是分厂厂长的最佳人选。”林光福说得冠冕堂皇。
“林厂长的推荐很有道理,不过我认为分厂初创阶段,财务管理比生产更重要,我建议由徐雁来主管担任分厂厂长,刘厂长担任副手,主抓生产。”王建军插口说道。
他这话出乎大家意料,会议室顿时安静下来。
林光福脸上的笑容僵住了,他显然没料到王建军会提出这个建议。
愣了几秒,他侧过脸,用惊疑不定的表情,打量着徐雁来。
徐雁来坐在会议桌末尾,抬起头,眼中闪过惊讶之色。
“这个……雁来同志确实是个人才,但总厂的财务工作离不开她啊。”林光福试图推脱。
在他心里,徐雁来是一个很好用的工具人,他可舍不得放对方离开。
王建军接过话头:“林厂长,分厂建设是厂里当前最重要的工作,把最得力的人才放在最重要的岗位上,是应该的,总厂的财务工作可以暂时由其他人负责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