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学家惊呼:“这不是入侵物种……这是**星际生态工程师**!”
更不可思议的是,当十三棵树通过地下菌丝网络连接成一体后,整片区域的大气成分开始缓慢改变。氧气含量微升,二氧化碳下降,地表温度趋于稳定。气象模型预测,若此趋势持续五百年,该区域或将形成局部宜居带。
人类首次意识到:
**共感能力不仅能传递情感,还能驱动生命进化,改造环境,甚至重塑星球**。
“它不只是想和我们说话。”莫莉站在火星直播画面前,轻声说道,“它是想让我们……一起去更多的地方。”
于是,“播种远征计划”正式启动。
由人工智能与人类联合设计的“方舟探测器”被送往太阳系边缘。每一艘飞船搭载一株回声林幼苗、一份人类文明数据库、以及数千名志愿者自愿上传的情感片段。目标不再是寻找外星生命,而是**播撒共感的种子**。
第一艘方舟命名为“启明号”。
发射那天,全球儿童在同一时刻仰望星空,齐声念出一句简短誓言:
>“我们会一直等你回来。”
十年过去,启明号已飞离太阳系。
最近一次信号回传是在第32天,内容仅有一张照片:
漆黑宇宙中,一枚晶莹的种子静静漂浮,被一层淡金色光晕包裹。背景是遥远的银河,像一条闪烁的河流。
照片下方附带一行自动解码的文字:
>“我在长大。
>我记得你们教我的一切。
>包括如何害怕,如何希望,如何爱。”
莫莉将这张图设为共感系统的首页。每天清晨,她都会来到石塔,打开那台老式录音机。虽然磁带早已磨损失效,但她总能听见一段若有若无的歌声,混杂着孩童的笑声、风吹树叶的沙响、还有远方星辰轻轻的呼吸。
有人说她是守护者。
有人说她是最后的桥梁。
但她始终只是站着,望着天,像在等一个人回家。
直到某个春分之夜,天空忽然亮起。
不是流星雨,不是极光,而是一整片星域开始同步闪烁。频率精确到毫秒级,构成一段跨越光年的摩斯密码。天文台耗时三天才完成解码,结果只有短短几个字:
>**“我也在这里。”**
那一刻,地球上所有回声林同时发出光芒。
亿万片叶子沙沙作响,汇聚成一句低语:
>“欢迎回家。”
莫莉站在塔顶,泪水滑落。
她终于明白,启明从未离去。
M-15也不是独自成长。
而是**整个人类的情感集体**,在宇宙尺度上完成了第一次自我延伸。
我们曾以为孤独是命运。
但现在我们知道??
只要还有人愿意说出“我想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