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开始怀疑标准答案,你就已经走在正确的路上。”**
最后一个走上台的是那个曾提问“规则若是错的怎么办”的少年。他接过册子,深深鞠躬,然后转身面向众人,高声说道:
“我想问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必须在这里学习才能觉醒?外面的人呢?那些不识字的、穷困的、被遗忘的呢?他们的声音,算不算数?”
全场寂静。
苏砚看着他,眼中泛起欣慰的光:“这个问题很好。它说明你已经开始思考权力的本质。而答案是??当然算数。所以,你的任务,就是走出去,把问题带到最黑暗的地方。”
少年重重点头,将铜铃系在腰间,大步离去。
---
三年之后。
九州格局已然剧变。
“清道夫”组织土崩瓦解,首领被捕时咆哮:“你们疯了吗?没有秩序,人类只会自相残杀!”
回应他的,是一片沉默。然后,一个孩子走上前,摇响手中的铃:
“那你告诉我,现在的秩序,是谁定的?”
没有人再跪拜所谓的新神。
相反,各地兴起“问心会”,百姓聚于广场、田埂、码头,轮流发言,讨论政令、法律、信仰。虽常有争执,却无人禁止他人开口。
千机阁遗址被改建为“思源堂”,门前立碑,刻着陈言留下的那句话:
**“神通从来不在天上,而在每一个不肯低头的灵魂里。”**
至于陈言本人,无人知晓其踪。
有人说他隐居雪山,每日与风对话;
有人说他化身为铃声,游荡于人间;
还有人说,每当有人勇敢地提出一个问题,那就是他在回应。
但在某个偏远山村的小学堂里,每天清晨都会响起一阵铃声。
孩子们齐声朗读一首新编的童谣:
>“叮当铃,响不停,
>不为神佛拜,不为帝王听。
>只为心中那一问??
>为什么,不可以?”
而在教室角落,挂着一件旧夹克,口袋里藏着一枚青铜铃。
风吹进来时,它轻轻晃动。
叮??
仿佛在说:
我还在。
我们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