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冷,很黑,我以为我要死了。
>然后,一个人走过来,把伞倾向我。
>我抬头看他,看不清脸,只听见他说:
>“别怕,我就在你前面。”
>我问他你是谁?
>他说:
>“我是下一个你。”
***
而在喜马拉雅山谷,藏袍男子再次翻开《梦语辞典》,发现新的词条正在浮现:
>**醒来(xǐnglái)**:动词。原义为从睡眠状态恢复意识。现代心理学扩展定义为:个体在经历创伤、压抑或集体失忆后,重新建立真实自我认知的过程。关键标志包括:敢于表达矛盾情绪、主动寻求理解而非认同、愿为他人作见证。重要提示:真正的醒来,往往始于一场不愿遗忘的梦。
他合上书,望向雪山。虹光依旧横跨天际,桥上的影子越来越多。这一次,他不再只是旁观者。他脱下鞋袜,赤脚踏上冰雪覆盖的山路,朝着那道光走去。
他知道,桥不需要完美的人才能走过。
它只为那些带着伤痕、仍愿前行的人而存在。
***
数日后,联合国教育委员会发布年度报告,《梦育学》正式被列入全球基础教育试点课程。教材第一章标题为:
>《如何做一个合格的听众》
内容第一条写道:
>最重要的教育,不是教人如何回答问题,
>而是教人如何安静地坐着,
>听完另一个人说:“我很难过。”
>并且相信,这句话本身就有力量。
报告附件中,附有一段匿名投稿视频:一位乡村女教师坐在教室里,面前围坐着十几个孩子。她轻声说:“今天我们不讲课,只讲故事。谁做了特别的梦,都可以来说一说。”
一个瘦小的男孩举手,站起来,声音发抖:“我梦见爸爸回来了……他已经死了两年了。他摸我的头,说对不起,以前总打我。然后他哭了,我也哭了。醒来的时候,枕头湿了。”
全班沉默。片刻后,一个小女孩走过去,抱住了他。
老师没说话,只是按下录音笔的暂停键,擦了擦眼角,然后继续录下接下来的声音??那是三十多个孩子依次开口讲述自己的梦,有关爱、失去、恐惧、希望。
视频最后,画外音响起:
>这些声音不会改变世界。
>但它们正在悄悄告诉世界:
>我们在这里,我们记得彼此,我们还没有放弃。
***
地球深处,某处未标注的地下设施中,一台尘封已久的服务器悄然重启。屏幕上闪过一行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