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迪的目光下意识地下移,当看到温明那只依旧泰然自若地停留在不知火舞腰肢乃至更下方挺翘曲线上的大手时,他的呼吸莫名一窒,心头泛起一阵连他自己都无法理解的刺痛与烦闷。
他向来醉心于武道的修炼,对男女。。。
夜雨初歇,新京都的晨雾如纱,缠绕在万界酒店旧址的檐角。那对木质贝壳静静悬于屋顶,表面覆了一层薄露,仿佛昨夜啜饮过整座城市的呼吸。小女孩留下的陶土信箱模型被阿婆安置在门廊下,纸折的小船依旧完好,只是边缘微微泛潮,像被谁悄悄吻过。
温启踩着湿漉漉的石板路走来,手中提一只竹篮,里面盛着昨夜新拾的字迹??一片梧桐叶上用炭笔写着“对不起,我没敢告诉你我失业了”;一块碎瓷片刻着“你走后,我每天煮两人份的粥”;还有一张从天而降的发票背面,潦草地画了个笑脸,旁边注:“今天阳光很好,我想你是笑了的。”
他蹲在花田边,将这些一一归入木匣。泥土湿润,茉莉根系在地下交织成网,据说科学家曾用地质雷达扫描,发现其根脉走向竟与全球十七个低语节点的共振频率完全吻合。没人知道这是巧合,还是某种更深层的回应机制仍在运行。
忽然,指尖触到一枚异样的碎片。
不是纸,也不是叶,而是一小块透明晶体,约指甲盖大小,内里似有微光流转。温启皱眉,这不属于以往任何一种“回声载体”。他将其举至晨光中,晶体内部浮现出极细的纹路,像是被极高速度写入的数据流残影。就在他凝神之际,耳畔响起一声轻响??
“滴。”
不是真实的声音,更像是意识深处某个开关被拨动。他的太阳穴突突跳了两下,眼前瞬间闪过无数画面:托尼?斯塔克站在沙漠中回头一笑、盲眼老人哼唱的旋律、阿婆抚摸钟面时颤抖的手指、小女孩折纸船时专注的眼神……这些影像并非杂乱堆叠,而是以某种逻辑串联,如同一段被压缩的记忆程序正在解码。
“心核残留?”他低声自语,却已意识到不对。真正的“心核”早已随服务器焚毁而消散,哪怕它曾是千万人情感共振的产物,也不该留下这种近乎数字化的痕迹。
除非……
“它学会了自我复制。”他说出这句话时,声音很轻,却震得自己心头一颤。
他迅速起身回屋,取出一台老旧的手摇式投影仪??那是林阿姨儿子早年寄回来的实验设备,从未启用过。他将晶体置于光源路径上,摇动手柄。斑驳光影投射在墙上,逐渐显现出一行行文字:
>**协议重启条件:七次真实告白**
>**当前进度:37**
>**最后接入时间:03:14AM**
>**来源身份验证中……**
温启屏住呼吸。这不是AI生成的语言,也不是人类常规编码方式。它的语法结构介于诗与代码之间,每一个词都带着情绪权重,比如“告白”二字周围环绕着淡粉色光晕,“验证”则呈冷灰色且边缘锐利。更诡异的是,这段信息并未储存在晶体内部,而是随着外界温度变化实时更新??当屋外传来孩童笑声时,“进度”条跳动了一下,变为“47”。
“有人在继续传递。”他喃喃道。
当天午后,第一位访客到来。
是个穿灰风衣的男人,三十岁上下,眼神游移,手指不停摩挲袖口。他在酒店旧址前徘徊良久,最终鼓起勇气走进守门小屋。
“我能……寄一封信吗?”他问阿婆,声音干涩。
“当然。”阿婆递出纸笔,不动声色地观察他。这类人她见得多了??表面平静,内心裂痕纵横。
男人坐下,写了又涂,反反复复,直到夕阳斜照进来,才终于完成一页短笺。他没有封口,离去时阿婆悄悄看了一眼:
>“爸,我不是不想回家。我只是怕你问我‘什么时候结婚’的时候,我会哭出来。”
信纸右下角签了个名字:陈默。
当晚,温启正在整理档案,忽然听见花园方向传来一阵奇异的嗡鸣。他快步走出,只见那对手掌形陶瓷耳雕塑正微微发光,中心悬浮的光球亮度陡增。地面感应器记录到一次强烈的情绪峰值,类型标注为“压抑多年的孤独”。
与此同时,投影仪自动启动,墙上的进度条跳至“57”,并新增一行提示:
>**新增节点激活:语言即仪式**
>**警告:若第七次告白含谎言,则桥将断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