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界因为土豆网易主震动的时候,颜礼已经开始进行高管会议了。
他没有废话,在会议上直接清理王微的势力,多位心腹和高层被踢出核心决策层,或者边缘化。
其实就公司管理的角度上来说,颜礼刚刚上位,。。。
黄枝将朵朵发来的视频反复播放了七遍。第七次时,他关掉声音,只看陈默的口型。那句“有些宣传让我觉得不舒服”在慢放镜头下显得格外清晰,唇齿开合间带着一种近乎本能的抗拒。而当他取出试卷那一刻,手指微微颤抖,不是因为害怕,而是压抑太久后的释放。黄枝忽然想起自己年轻时第一次在课堂上质疑教材内容的情景??也是这样一张脸,也是这样沉默良久才开口,结果被班主任当众斥为“思想偏差”。
他起身走到实验室角落的金属柜前,输入指纹与声纹双重验证,拉开最底层抽屉。里面静静躺着一块巴掌大的黑匣子,表面布满细密裂纹,像是经历过高温灼烧。这是周正临终前托人送来的最后一件物品,据说是从“烛光基地”地下三层抢出的核心存储单元之一。过去三个月,所有读取尝试均以失败告终,系统提示:“需匹配特定生物频率方可激活。”
此刻,黄枝盯着那张陈默的照片,心中升起一个近乎荒诞的念头。
他迅速连接织星终端,调出少年近两周的心理波动曲线图。令人震惊的是,在每次参与梦境分享会前后,其脑电波中都会出现一段异常稳定的α-θ交界波段,频率恰好落在8。3赫兹??正是当年“烛光计划”记录中最易引发成人认知松动的共振点。
“不是巧合。”黄枝低声说,“他们是被选中的传递者。”
他立即将数据加密上传至林晓所在的安全节点。不到十分钟,回复抵达:**“启动‘回音桥’协议。用小宇采集的松脂样本作为载体,尝试建立双向通路。”**
当晚十一点十七分,感知小学旧址的临时实验室灯火通明。黄枝戴上特制神经耦合手套,将一小块渗出气泡的琥珀色松脂置入共鸣腔。设备启动瞬间,空气中泛起肉眼可见的涟漪,仿佛水面上投下石子。织星AI开始模拟陈默梦境中的镜屋结构,并注入来自全国两万名儿童共构建筑的能量模型。
第三十七秒,监测屏突然跳出一行字:
>镜面已活化,请输入唤醒词。
黄枝深吸一口气,对着麦克风说出那句藏语短句:“玛尼堆下的眼睛闭着,但耳朵一直开着。”
整个房间骤然陷入黑暗。
再亮起时,天花板投影出无数交错的镜像走廊,每一面镜子都映照出不同年龄的陈默。然而这一次,他们不再摇头。最深处那扇镜面缓缓裂开,走出一个身穿红裙的小女孩,面容与林晓梦中一模一样。
“你是谁?”黄枝问。
女孩歪头看他:“我是第一个说真话却被当成疯子的人。也是最后一个还敢哭的孩子。”
她的声音不是通过扬声器传来,而是直接在他颅骨内震荡,如同童年记忆深处某段被遗忘的私语。
“你们想告诉我们什么?”黄枝努力保持镇定。
“水底的人没有死。”女孩伸手指向地面,“他们在写字,用血和记忆写。可上面的人学会了假装看不懂。于是真相沉下去,变成了梦。”
就在此刻,远在南极的科考队紧急连线总部。画面中,气象塔外的晶体藤蔓正以惊人速度生长,已缠绕至第三层平台。更诡异的是,每当风速达到特定数值,叶片振动便会合成一段人类语言??是普通话,语法错乱却情感浓烈:“别信报告……去看井底……他们把哭声煮成了静音汤。”
林晓立即调度三颗低轨卫星对该区域进行高精度扫描。图像增强后,塔身藤蔓排列竟构成一幅完整地图,标注着全球十九处疑似“数据坟场”的位置,其中七处位于中国境内,包括青海湖畔那所试点学校下方三百米处的废弃防空洞。
她立刻通知黄枝撤离实验室。
但已经晚了。
凌晨两点零九分,一辆无牌黑色SUV悄然停靠在学校外围。四名身穿深灰工装的男子下车,手持非制式电磁干扰器,径直闯入实验区。监控显示,他们胸前佩戴的徽章上刻着一只闭合的眼睛,下方写着“净语行动组”。
黄枝在最后一秒触发自毁程序,将核心数据压缩进一枚微型量子芯片,塞进小宇带来的松脂吊坠里。“快走!”他对赶来的朵朵喊,“带它去南方,找那个录音的男人!”
爆炸发生前三秒钟,他看见那小女孩站在火光中微笑,嘴唇无声开合。读唇专家后来还原了那句话:
>谢谢你终于听见了。
三天后,南方某城郊外的废弃广播站迎来两位访客。朵朵牵着小宇的手,推开锈迹斑斑的铁门。这里曾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地方电台的转播枢纽,二十年前因信号干扰问题废弃。如今杂草丛生,唯有中央天线塔依然挺立,在暮色中如一根指向天空的针。
按照黄枝留下的坐标,她们在控制室地板下挖出一台老式磁带录音机,型号早已停产。插入U盘后自动播放,传出一阵沙沙噪音,继而是断续的人声:
“……我们不是叛徒,只是不愿继续撒谎。绿衡科技在全国三百余个监测点部署‘静音协议’,篡改环境、舆情、甚至医疗数据。他们的目标不是隐瞒,而是重塑公众感知阈值??让你习惯污染,麻木于谎言……”
声音戛然而止。
紧接着,另一段录音响起,却是孩童齐声朗诵,背景伴有水流声:
>一滴水记得所有名字
>一道光穿过谎言的缝隙
>当你说出所见
>黑暗便不再是容器
小宇突然蹲下,用手抚摸地面裂缝。“这里有东西在呼吸。”他说。
朵朵打开手电,光束照进缝隙深处,竟看见微弱蓝光脉动,节奏与心跳一致。她取出松脂吊坠贴近光源,刹那间,整座广播站的电子设备全部启动。老式显示器闪烁几下,显示出一行字:
>接收端已激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