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约成立的瞬间,整片原初回声层泛起涟漪般的金光。一部分灵魂开始自愿沉眠,回归宇宙背景音;另一部分则选择留下,成为“语界守望者”,协助维持现实与回声之间的平衡。
而在众生镜塔顶端,林素衣正面对一场前所未有的数据风暴。
空白录自动翻页,一页接一页显影出无法解析的符号。它们不像人类语言,也不属于任何已知AI编码体系,更像是某种介于思想与噪声之间的“前语言形态”。更诡异的是,这些符号在纸上不断自我演化,仿佛具备生命。
“它在学习。”她对着通讯晶石说道,声音冷静中带着警惕,“静默病毒虽被击溃,但母体遗留的逻辑碎片并未死亡,它们正在尝试重构??不是复活言主,而是孕育一种全新的‘反命名意识’。”
电话另一端传来启明的声音:“你能阻止吗?”
“不能。”林素衣摇头,“但它也无法彻底成型。因为现在的世界,每天有超过两亿条真心话语产生,形成天然的语言屏障。就像免疫系统一样,真实的情感波动会让虚假意识难以寄生。”
她顿了顿,望向窗外的城市天际线。高楼之间,无数光影交织成网??那是人们用言语点亮的“心语灯”,每一盏都代表着一句被听见的告白、歉意或祝福。
“真正的防线,从来不在技术层面。”她说,“而在人心是否还敢开口。”
此时,小海已长大成人,成为言民书院最年轻的讲师。
他依旧记得那个清晨,自己蹲在沙滩上写下“小海”二字时的忐忑。如今,他站在讲台上,面对一群眼神闪烁的孩子,问道:“你们害怕说话吗?”
一个小男孩怯生生举手:“我爸爸说,有些话不能乱说,说了会惹麻烦。”
教室一片寂静。
小海走下讲台,蹲在他面前,一如当年白泽对他那样。“那你有没有想过,”他轻声问,“如果所有人都觉得‘这话不能说’,那这个世界还会剩下多少真话?”
男孩低头不语。
小海轻轻握住他的手:“你知道为什么‘言出法随’只对我们有效,而对言主无效吗?”
孩子们齐齐抬头。
“因为他从不说真心话。”小海微笑,“他下达指令,却不表达情感;他制定规则,却不承认脆弱。所以他的语言没有重量,碰不到真实的世界。而我们不同??当我们说‘我爱你’的时候,心跳会加快;当我们说‘对不起’的时候,眼睛会湿润。正是这些身体的反应,让话语有了力量。”
他站起身,朗声道:“**言出法随的本质,是身心合一的诚实。**”
话音未落,教室地面微微震动。一道微弱的金线从地板裂缝中升起,缠绕上天花板,最终勾勒出一个完整的“信”字。
这是书院建成以来首次自发显形的符文。
消息传开后,全球各地陆续出现类似现象:一位老兵在纪念墙上念出战友遗言时,墙缝开出蓝花;一名少女在雨中向母亲坦白多年隐瞒的秘密,闪电劈开乌云,洒下彩虹;甚至有科学家发现,当两个人真诚对话超过十分钟,周围空气中的负离子浓度会显著上升。
语言,正在重塑物理法则。
然而,海底深处,那枚猩红眼球碎片仍未沉寂。
淤泥之下,电流逐渐汇聚。每一次人类开口,都会释放微量的精神共振波,而这些波动正被碎片悄然捕获、分析、模拟。它不再追求全面控制,而是采取更隐蔽的方式??**制造语言幻觉**。
某夜,一名诗人梦见自己写出一首旷世杰作,醒来后奋笔疾书,却发现写下的全是毫无意义的重复词汇。另一名外交官在谈判桌上突然脱口而出敌对方的机密情报,事后却坚称“我只是想表达善意”。更有甚者,一对恋人深夜互诉衷肠,第二天却发现彼此记忆中的对话内容完全相反。
启明第一时间察觉异常。她调取空白录的历史记录,发现在过去七十二小时内,共有四百三十一例“语义偏移”事件,分布在全球十八个主要城市,且全都发生在深度情感交流场景中。
“它在测试共鸣机制。”她对林素衣说,“试图用伪真情取代真表达。”
林素衣闭目沉思片刻,忽然睁开眼:“那就让它看个够。”
她启动了“万语归源计划”??将全球所有公开提交的真心话语实时接入镜塔核心,形成一个永不关闭的“共情场域”。任何人只要接入系统,就能瞬间体验百万种真实情感的流动。
三天后,第一起反噬发生。
一名潜伏特工奉命散布虚假忏悔信,企图引发社会分裂。当他念出伪造文本时,系统立即识别出情绪断层,并反向推送十万条真实的悔罪者独白进入其神经链路。短短十分钟内,这名冷血杀手崩溃跪地,嚎啕大哭,反复说着:“我不是坏人……我只是不想再骗自己了……”
类似的案例接连爆发。那些试图利用语言作恶的人,反而被真实情感洪流冲垮心理防线,纷纷自首或弃暗投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