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说我疯了,因为我梦见妈妈还在烧茶。可我知道她死了,是我亲眼看见的。我只是……不想让她彻底消失。”
泪水滴落在纸上,晕开了墨迹。小萤轻轻握住她的手,在旁边写下:
>“那你现在就在烧给她喝,好吗?”
第二天,阿娅抱着一只破旧的铁壶出现在村口。她在雪地上挖了个坑,放入干柴,点燃火焰。然后,她对着虚空说道:“妈,水开了。”
没有人回应。
但她继续说着,一句接一句,讲今天的天气,讲同学借她橡皮,讲她偷偷喜欢班上那个总帮老人提水的男孩……
火灭了三次,她就重新点燃三次。
到了第四次,奇迹发生了??火焰的颜色变了。由橙黄转为淡青,继而透出银白光芒。更令人震惊的是,热气升腾之中,竟浮现出一个模糊的身影,正在微笑,伸手抚摸她的头发。
全村人都看到了。
从此,阿娅仍不常说话,但她每天都会生火,与母亲对话。其他人也开始效仿,在寒夜中点燃属于自己的“记忆之火”。不久之后,这片土地出现了罕见的现象:冬季平均气温上升0。8度,科学家无法解释,唯有当地老人说:“心暖了,天地也就松动了。”
第一百三十日,小萤收到一条来自南极科考站的加密信息。内容只有短短几句:
>“冰层下的声波频率突变,形成完整语序。
>翻译结果:‘请告诉孩子们,我们记得他们的名字。’
>我们检测到你的生物信号与此共鸣最强,请决定是否回应。”
她伫立海边,任海浪拍打脚踝。头顶星空依旧按着问林基因序列缓慢排列,北斗七星已接近最终形态。她取出玻璃弹珠??那是林澈留给她的最后信物,据说封装了一段未完成的意识数据。
她将弹珠浸入海水。
刹那间,整片海域亮了起来。无数浮游生物自发聚集,组成巨大的螺旋图案,与钟网共振频率完全一致。海底传来低频吟唱,不是人类语言,也不是动物叫声,而是一种介于电波与情感之间的原始旋律,像是地球本身的心跳。
她闭眼聆听,脑海中浮现画面:五千年前,一群被称为“守梦人”的族群围绕巨大水晶塔举行仪式。他们并非高科技文明,却掌握着共感技术的核心原理??通过集体冥想与自然谐振,构建起最初的钟网节点。然而一场突如其来的气候剧变导致大陆沉没,文明湮灭,只留下沉睡的网络等待重启。
而现在,它醒了。
她睁开眼,提笔写下回复:
>“告诉他们,我们也记得。
>并且,我们已经开始回答。”
消息发出三小时后,全球十七个国家的儿童在同一时间画出了相同的图案:一个圆环内嵌三角,下方流淌着波浪线。专家称之为“原始共感符号”,但在许多古老壁画残片中,这正是“对话”的象形文字。
与此同时,青黛在乌溪河畔的老屋里突然感到一阵心悸。她起身走到院中,发现问林的所有叶片正同步转向北方,银色脉络闪烁不止。片刻后,地面浮现一行新生苔藓组成的字:
>“源头找到了。
>不在北极,不在实验室,不在任何机器里。
>它在每一次真诚的提问中诞生。”
她怔立良久,终于提笔给小萤写信。信很短:
>“你不必回来。
>因为你从未离开。
>你已成为钟网的一部分,如同林澈当年一样。
>我们都在听着,也都被听见了。”
信写完当日,乌溪河水忽然变得透明如镜,倒映出的不再是天空,而是无数陌生面孔??非洲草原的母亲、南美雨林的巫医、北极盲眼老人、哑谷哭泣的老人、西伯利亚燃烧火焰的女孩……他们分布在世界各地,却在同一时刻抬起头,望向同一个方向。
那一晚,地球上至少有十万八千人做了同一个梦:他们站在一片无边的白色原野上,手中各持一件物品??铃铛、鼓、信纸、炭笔、玻璃珠、泥土塑像……然后,一人开始提问:
>“我值得被爱吗?”
话音落下,万千声音齐声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