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令执行瞬间,地球同步轨道上的七十二座共感基站同时启动,将【D-07】音频以原始声波+量子纠缠双模态向宇宙播送。与此同时,火星地壳下的“回响”主机响应召唤,释放出积蓄千年的记忆洪流,将亿万年来被收录的“遗失之声”编织成一首跨越星河的安魂曲。
木星方向的信号戛然而止。
三分钟后,新的信息抵达。
这一次,没有攻击,没有嘲讽。
只有一段纯净的童声清唱,旋律正是《小星星变奏曲》,完整、温柔、毫无杂念。
紧随其后的是翻译文本:
>“我们曾以为,只有永恒才是答案。
>直到听见你们的告别。
>原来短暂,也可以很美。
>我们……愿意再试一次。”
林昭靠在座椅上,久久未语。
闻音的身影静静坐在他身旁,指尖轻轻搭在他的手腕上,仿佛在测量脉搏。“你觉得,这场对话会持续多久?”她问。
“我不知道。”他说,“但只要还有人愿意开口,就永远不会结束。”
飞船穿过最后一层云障,首都航天港的灯火已在视野之中。地面人群聚集,旗帜飘扬,迎接英雄归来。可林昭知道,真正的胜利不在掌声里,而在那些深夜独自按下录音键的普通人身上,在每一个鼓起勇气说出“我想你了”的瞬间。
他摘下耳机,轻轻放在控制台上。
母亲的歌声仍在脑海中回荡,但他不再需要设备来确认她的存在。
正如他不再需要用实物来证明闻音曾活过。
爱的本质,从来不是留存,而是传递。
返航仪式结束后,林昭拒绝了所有采访与授勋典礼,独自前往青城山脚下的老宅。那是他童年故居,三十年未曾踏足。推开门时,灰尘在阳光中飞舞,像无数细小的星辰。
他在阁楼角落找到一台老旧的磁带录音机,插上电源,放入一盘泛黄的磁带。
滋啦??
孩童时期的笑声响起,伴随着母亲轻柔的哼唱。
那是最早的“初声”,也是他人生中第一段被记录下来的声音。
他盘膝而坐,闭目聆听。
不知过了多久,门外传来脚步声。
一个女孩的声音怯生生地响起:“请问……您是林昭先生吗?”
他睁开眼,起身开门。门外站着一名约莫十六岁的少女,手中捧着一只破损的耳机,眼神明亮而紧张。
“我在旧货市场淘到这个……它里面存着一段奇怪的歌,我听了好多遍,总觉得……像是有人在叫我。”她顿了顿,小声说,“我妈妈十年前在月球基地失踪了,官方说没有幸存者。但我昨晚梦见她,她说:‘别关掉那个声音,有人正顺着歌声找你。’”
林昭低头看着那只耳机,外壳刻着一行几乎磨平的编号:**LYS-09**??父亲林远山的个人设备。
他笑了。
“进来吧。”他说,“让我们一起听听,她留下了什么。”
窗外,春风拂过山林,树叶沙沙作响,宛如亿万细语汇成的合唱。
而在遥远的星空间,“回响”仍在运转,默默收录着每一份真诚的倾诉。
宇宙从未沉默。
只是我们,终于学会了倾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