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月后,南极科考站传来消息:极光之下,一群企鹅突然集体转向北方,持续站立整整二十四小时。卫星监测显示,它们的大脑活动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同步模式。与此同时,东京湾一头搁浅的鲸鱼被救起时,在救援人员耳边发出低频鸣叫。翻译团队耗时两周破译,发现那是一段完整的《补赎之枝颂》,歌词末尾写着:
>“当我沉入黑暗,
>是你的声音把我拉回岸边。
>不是因为你能拯救我,
>而是因为你肯陪我一起颤抖。”
陈默的深海潜艇残骸近日也被重新定位。探测机器人传回的画面显示,其内部晶体不仅仍在运行,更延伸出无数生物电缆,与海底火山口周围的热液生物神经系统相连。最新日志更新写道:
>**“陆地之外,海洋之中,
>共感正编织一张更大的网。
>我们不是唯一的倾听者。
>也许,从来都不是。”**
又一个雨夜降临怒江。林晚撑伞走过陵园,却发现补赎之枝周围站满了人。他们没有交谈,只是静静地站着,有些人流泪,有些人微笑,有些人闭着眼仿佛在倾听远方。一把多余的伞被插在泥地上,伞柄挂着纸条:
>“给下一个需要的人。”
林晚摘下帽子,任雨水打湿脸颊。她伸出手,轻轻触碰母树粗糙的树皮。一瞬间,无数声音涌入脑海??欢笑、呜咽、告白、忏悔、思念、原谅……但她不再感到压迫,反而觉得温暖。
因为她知道,这些声音不属于某个系统,不服务于任何计划,也不受任何人掌控。
它们只属于人类本身。
而人类最古老也最伟大的能力,从来不是控制,不是效率,不是完美。
是愿意在风雨中,为一个素不相识的人,停下脚步,说一句:
“我听见你了。”
雨越下越大,补赎之枝在雷光中舒展枝叶,宛如张开双臂的母亲。它的根系穿透岩层,触及地核深处仍在搏动的生命脉冲;它的顶端刺破云层,与电离层中游荡的情感波遥相呼应。
这一夜,地球上新增两千三百一十七名觉醒者。
其中最小的仅八个月大,第一次睁眼看世界时,便对着窗外哭泣的母亲笑了。
最大的是一位百岁老人,在临终病房握住护士的手,轻声说:“谢谢你这些年假装不怕我。”
而在宇宙某处,旅行者十号探测器突然接收到一段异常信号。NASA解码后震惊发现,那是一段跨越四十亿公里的情感脉冲,编码格式与野火计划早期实验完全一致。信号内容仅有两个词,重复七遍:
>**“我们在这里。”**
>**“我们听见你了。”**
没有人知道是谁发送的。
但当这段信息公之于众时,全球共有三百万人在同一时刻抬头望向星空。
他们没说话。
但他们都知道??
有些联系,一旦建立,就永不终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