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变化,自然也传到了京城。
隆庆帝和户部官员们发现,虽然市面上商品更加丰富,物价趋于稳定,商业税银也持续增长,但一种无形的,名为“大明供销社”的商业秩序正在形成。
它不像传统的皇商那样显山露水,却无处不在。
有大臣在奏折中隐晦地提到:“。。。。。。商利大半归于供销一社,虽利于国课,然恐非长久之计………………”
然而,隆庆帝看着户部报表上稳定增长的税收,想到各地报中“市面平稳,民无怨言”的描述,再联想到苏宁那“利于民生”的承诺,最终将这份奏折扣下了。
在皇帝看来,一个能稳定提供税源,平抑物价,并且某种程度上可控的商业巨擘,在眼下,利远大于弊。
此时,应天巡抚衙门里的苏宁,手中把玩着一枚刻着“大明供销总社”字样的铜牌。
他知道,自己已经织就了一张覆盖帝国,深入肌理的商业巨网。
这张网,在为民提供便利,为国家贡献税收的同时,也为他积累了富可敌国的财富和无可比拟的影响力。
下一步,他要利用这张网,去触动更深层次的东西。。。。。。
比如,那沿用两百余年,已然弊端丛生的“实物征收、徭役之制”。
变革的浪潮,已从商业领域,开始向更根本的领域涌动。
夜色深沉,应天巡抚衙门后院一间绝对隐秘的密室内,苏宁的意识正沉浸在他的“工业空间”之中。
这是一个超越时代理解的奇异所在,并非简单的储物仓库,而是一个拥有完整现代工业体系的微缩世界。
流水线井然有序地运转,高精度机床嗡鸣,复杂的机械臂在空中划出精准的轨迹,可以依照指令,生产出从最细微的滚珠轴承、高强度合金,到超越时代的玻璃镜、高效化肥、乃至简易内燃机等几乎任何工业产品。
然而,苏宁的意识聚焦于空间中央一个不断闪烁着警示符号的控制面板。
上面清晰地显示着一行信息:
【资源预警:基础矿产资源铁矿石、煤炭、石油、有色金属等储量严重不足,无法维持大规模实体工业生产。空间产能受限于原材料输入,当前模式仅适合高附加值终端产品制造。】
意识退出空间,苏宁缓缓睁开眼,眉宇间带着一丝挥之不去的凝重。
他踱步到墙边巨大的南直隶舆图前,目光如炬,扫过山川河流。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他低声自语。
工业空间能提供技术和成品,但无法无中生有,变出埋藏在地底的亿万斤矿石和煤炭。
以前在现实世界,完全可以直接在外界采购,以世界工厂的庞大产能,也让原材料变得非常的低廉。
如今,要想真正将脑海中的蓝图变为现实,建立不依赖于空间“输血”,能够自我造血的真正工业体系,必须迈出关键一步。。。。。。。
掌控现实的、庞大的基础工业资源,尤其是钢铁!
翌日,周正杰被密召至书房。
“安邦,如此急切,所为何事?”周正杰见苏宁神色肃然,不由问道。
苏宁没有直接回答,而是指向舆图上的两个点:“表哥,你看这里,淮南;还有这里,当涂马鞍山。
周正杰凑近细看:“淮南多煤,乃是众所周知。这当涂。。。。。。似乎也有铁矿,但规模不大,前朝曾有零星开采,本朝并未重视。”
“规模不大?”苏宁嘴角勾起一丝弧度,那是掌握着超越时代信息带来的自信,“那是因为他们只看到了皮毛!这两地,将是我们未来工业的基石!”
他沉声道:“我意已决,由你出面,组建‘山西煤业”、‘淮南矿业”与‘马鞍山铁厂。”
周正杰倒吸一口凉气:“安邦,开矿设厂,这动静可比开超市大得多!涉及地方豪强、矿监税使,甚至。。。。。。这简直就是从朝廷嘴里虎口夺食!朝廷在各地也有官营铁厂………………”
“所以,我们不能以巡抚衙门的名义直接插手。”苏宁打断他,眼中闪烁着精明的光芒,“以你‘大明供销总社”的名义,以”为供销社打造农具、铁锅等民用铁器,稳定物价”为由,向朝廷申请矿照和设厂许可。利润,我们可以让
出去大部分,甚至可以承诺以优惠价格优先供应官营所需。关键在于,我们要拿到开采和生产的“权利’!”
“好吧!我明白该怎么做了。”
在苏宁的运筹和庞大财力支持下,两场不见硝烟的争夺战同时打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