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忘了回头看看,
>那个最初敢问的人。
他读完,久久伫立。
朝阳洒落,照亮井口四周密密麻麻的新芽。每一株都挺直腰杆,迎光生长,叶片微微颤动,似在低语,似在回应。
十年后,又一个春分夜。
万名学子围坐传问炉旁,火焰升腾,光蝶纷飞。其中一只格外明亮,盘旋片刻后,竟折返飞回,落在一个小女孩掌心。她摊开手,发现蝶翼上浮现出一行小字:
>“亲爱的小禾:
>
>你妈妈的问题,我已经收到了。
>
>她问:‘如果我的孩子再也收不到回信,她还会继续写吗?’
>
>我替你答了:
>
>**会。**
>
>因为提问本身就是回答。
>
>??苏砚”
女孩怔住,随即咧嘴笑了,眼泪却止不住往下掉。
她掏出随身携带的小本子,翻开一页,认真写道:
>“我想知道,当所有人都选择遗忘的时候,
>记住的人,是不是最勇敢的傻瓜?”
写完,她合上本子,抬头望向星空。
远处,一株绿苗破土而出,叶片轻轻摇曳,仿佛在说:
**是的。而且,我们爱你这样的傻瓜。**
风吹过原野,麦浪起伏,如同大地的呼吸。
在这片由疑问构筑的世界里,没有终点,只有前行;没有权威,只有探索;没有绝对真理,只有永不熄灭的好奇。
而苏砚,始终行走其间。
她不在碑文中,不在颂歌里,不在任何一本书的结尾。
她在每一次皱眉的思索中,在每一支提起又放下的笔尖上,在每一个即将出口却又忍住的“可是……”之后,终于鼓起勇气说出的那句话里。
她在。
她一直都在。
因为只要还有人愿意问,她就永远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