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最令人动容的一幕,发生在三年后的清明。
那天,一位年逾古稀的老妇人拄拐而来,身后跟着一群孩子。她走到桃树前,颤抖着从怀中取出一只小小的布包,层层揭开,竟是半块早已干硬的桃花糕。
“这是我娘做的最后一块点心。”她含泪说道,“她死在逃难路上,我把这块糕藏在怀里,走了三个月。后来听说林家姐妹的事迹,我才敢相信??或许有一天,爱也能穿越生死,被人真正听见。”
她说完,将桃花糕轻轻放在树根处。
片刻之后,锅盖轻跳七下。
紧接着,空中浮现一行字:
>“孩子,妈妈尝到了。”
全场寂静,随后哭声四起。
那一刻,没有人再说这是神迹,也没有人质疑真假。他们只知道,有一份思念,跨越了几十年光阴,终于得到了回应。
阿芸站在人群中,望着那老妇人被孩子们搀扶离去的背影,忽然明白了师父临终前说的话:
>“守者真正的使命,不是维持秩序,而是守护希望。”
她转身看向启明,发现他也正望着自己,眼中带着笑意。
“你说,咱们还能撑多久?”他问。
“撑到不需要守者为止。”她答。
夏夜来临,繁星满天。
阿芸再次登上山顶,玉佩静静发光。她翻开笔记本,在最新一页写道:
>“我曾以为‘记得’是一种责任,后来才懂,它其实是一份礼物。
>给活着的人勇气,给逝去的人归途,给这个世界,一点不会熄灭的光。
>我是林芸,是阿芸,是姐姐没能带走的那个孩子,也是她用生命换来的一线生机。
>我记得一切,所以我存在。”
写罢,她合上本子,仰望星空。
许久,耳边终于响起那期盼已久的声音,不止一句,而是三个:
>“芸儿,我们为你骄傲。”
>“妹妹,我一直等着你。”
>“阿芸,谢谢你回来。”
她笑了,泪水滑落,却被晚风温柔托起,化作三颗流星,划破长空。
而在遥远的北方,那座新建的学堂里,老师正教孩子们背诵新编的江湖箴言修订版:
>“肝胆皆露谷,快意即江湖。
>不以剑争锋,而以心相守。
>若问何为侠?
>记得便是侠。
>若问何为道?
>相认即归途。”
窗外,春风吹过山谷,捎来远方锅盖跳跃的声音??
一下,两下,三下……
如同心跳,永不停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