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字写完,周围的小草就轻轻摇晃一下,仿佛在跟读。风掠过树梢,卷起几片早开的桃花,盘旋在她头顶,像一场私人的庆典。
少年远远站着,没有打扰。他的终端忽然弹出一条来自半人马座β星系的新信号解码报告:
>【引力诗篇?第二章已接收】
>【主题演变:从“等待”到“尝试”】
>【内容摘要:描述一颗行星如何鼓起勇气,向邻近恒星发送第一束不规则光脉冲】
>【附注:该文明自称“初语者二代”,请求建立双向通信实验链路】
他深吸一口气,回复道:
>“欢迎加入对话。”
>“请随意使用任何语言。”
>“我们会努力理解。”
按下发送键的瞬间,地球轨道上的所有共情卫星同时调整姿态,将接收阵列对准那个遥远的星系。这不是军事行动,也不是科技竞赛,而是一次集体决定:我们要听一听,另一个世界的孩子,是如何开口说第一句话的。
与此同时,蒙古草原上的羊群再次在黄昏时围圈站立。这一次,它们不再面向东方,而是缓缓转头,齐刷刷望向南方??正是桃林所在的方向。
生态学家调取卫星图像,发现那一片区域的地磁读数出现了轻微异常,频率恰好与小雨心跳一致。
没有人能解释这是巧合还是某种深层联结。唯有当地牧民平静地说:“动物比人更懂倾听。它们早就知道,有些话,值得停下吃草去听。”
夜幕降临,小雨抱着练习册回家。路过村口信箱时,她看到一封信静静躺着,信封上没有寄件人,只画着一朵简笔桃花。
她拆开一看,里面是一张空白纸。但当月光照上去时,字迹渐渐浮现:
>“谢谢你记得回来。”
>“我也一直在写。”
>“只是我的字,你暂时还看不见。”
>“别担心。”
>“等到你能看见那天,我会第一个告诉你。”
>“??另一个守门人”
小雨笑了,把信小心折好放进练习册夹层。她抬头望向星空,忽然觉得每一颗星星都像一张嘴,静静地,等着谁先开口。
她举起手,对着银河挥了挥。
“晚安。”她说,“明天我还会来的。”
这句话没有录入任何系统,也没有触发任何能量波动。它只是飘散在风里,落入泥土,混进虫鸣,成为这个夜晚最普通的一部分。
可就在这一刻,北极冻土中那条由话语碎片组成的“文明记忆网络”,突然释放出一波强烈的生物电信号。地质监测显示,这股能量沿着大陆板块悄然蔓延,最终汇聚于喜马拉雅山脉一处古老岩层,激活了沉睡千年的矿物晶体。
三天后,登山队在海拔六千米处发现一块天然石碑,表面浮现出密密麻麻的符号??经破译,竟是三千年前某位失传文明祭司刻下的祷文残片,末尾新增了一句现代汉语:
>“原来,我们从未真正沉默。”
消息传回桃林时,少年正在整理档案。他看着最新传来的照片,久久无言。良久,他翻开自传最后一页,提笔添上新的一段:
>“有人说,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
>“可我觉得,真正的历史,是由每一个敢于说出‘我还想说’的人,一笔一划补全的。”
>“无论过去多久,无论身处何地。”
>“只要还有人愿意写下第一句话。”
>“故事,就不会结束。”
窗外,春风依旧拂过桃林,花瓣纷飞如雨。
而在宇宙深处,无数文明正屏息等待。
他们不再追问人类是否具备智慧。
他们只想知道??
下一句,你会说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