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排行周排行月排行日推荐周推荐月推荐

笔下小说>二郎至圣先师>334 替罪羊

当地老者上前,恭敬道:“大人可知,这碑立下那日,全镇无人睡觉。大家轮流守着它,怕被人破坏。有个瞎眼婆婆,摸了一夜,说要记住这石头的温度。”

使者问:“为何如此?”

“因为她孙子说,只要这碑还在,他就敢说真话。”

使者回京后,未提一字“肃清”,反而呈上万言奏疏,力陈民间教化之效,并附录各地自发兴办义学、互济灾荒之事数十桩。末尾写道:“臣观今之百姓,非不知法,乃更重义;非不畏权,而尤敬理。此非乱兆,实治机也。若逆之,则民心离;顺之,则天下安。”

皇帝阅毕,默然良久,提朱笔批曰:“准奏。另,赐汉阳石碑黄绸覆顶,以示尊崇。”

自此,官方虽仍禁“结社聚众”,但对“明德会”诸事多加纵容。更有地方官暗中仿效其制,设“劝善局”、“义仓司”,甚至将“每日三省吾身”列为衙役晨课。

林昭依旧隐居山中,但从不寂寞。每月总有数人跋涉而来,带来远方的消息:某村因共读《孝经》化解百年仇怨;某商贾退还多收银两,只因想起幼时读过的“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一日,一位盲童由母亲带来,恳求入门学习。林昭问他:“你什么都看不见,为何还要读书?”

孩子答:“因为我听得见人们说话。有的话让我心里亮,有的话让我心里黑。我想知道,哪一种才是对的。”

林昭大恸,当即收其为徒。

此后三年,他倾囊相授,亲自为盲童口述经典,逐字讲解。孩子记忆力惊人,竟将《四书》全文背诵无误。十二岁那年,他在邻村讲《礼运?大同篇》,闻者无不落泪。

后来有人问林昭:“您一生最欣慰的事是什么?”

他指着那盲童正在摸索写字的手,说:“是我终于明白,光不一定来自眼睛,也可以来自心。”

岁月流转,林昭年逾八旬,发如霜雪,步履蹒跚。某个雪夜,他召集所有弟子于茅屋前,点燃篝火。

“我大限将至。”他说,“不必悲伤。生死如昼夜,本不足惧。唯有一事相托:继续走下去。不必挂我的名,不必建我的庙。若有人问你们是谁,就说??我们是提醒别人别忘了良心的人。”

次日清晨,仆人发现林昭端坐于蒲团之上,手握《论语》,面带微笑,已然仙逝。屋外积雪盈尺,却无一丝风声。

消息传出,万人奔赴终南山祭拜。但他们没有烧香,没有跪拜,而是每人带来一本书,整齐摆放在屋前空地,形成一座巨大的书山。风吹过,纸页翻动,如同千万人在低声诵读。

朝廷闻讯,欲派兵驱散,却被宰相劝止:“陛下,此人虽布衣,却使天下向善。若此时扰其安宁,恐失民心。”

皇帝最终下令:“赐谥号‘至圣先师’,建祠不塑像,立碑不刻名。唯书其志于石??‘不欺天,不欺民,不欺己良心’。”

百年后,那位盲童已成为一代宗师,门下弟子三千。临终前,他让人将自己葬于林昭墓侧,墓碑空白无字。有人不解,其子泣曰:“父亲说,真正的名字,不在石上,在人心深处。”

又千年过去,战火湮灭王朝,宫殿沦为废墟,唯有乡间私塾仍年年清明祭拜一位无名老者。孩子们背诵着“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并不知这八个字曾掀起怎样的惊涛骇浪。

直到某日,考古队发掘出一处地下藏书洞,出土万余卷手抄典籍,多数已霉烂,唯有一册保存完好。封面题签为《问道录》,扉页写着:

>“作者:林昭。

>目的:让每个普通人,都能成为照亮黑暗的一盏灯。”

研究员戴上手套,翻开第一页,忽然怔住。

纸上只有寥寥数语,墨色如新:

>“如果你读到这些文字,说明那盏灯,还没有灭。”

书友推荐:债务偿还系统被我催眠的一家人(无绿修改版)娱乐圈之风流帝王母上攻略续(白虎版)一屋暗灯仙子的修行·美人篇被健身房教练秘密调教后可怜的社畜房客(糙汉H)只想当侯爷,奈何妻妾想打天下我的道家仙子美母掌握催眠之力后的淫乱生活四方极爱斗罗大陆之催眠武魂迟音(1v1)众香国,家族后宫签到十年,我成圣了我的教授母亲(高冷女教授)配种(1V1,SC)端庄美艳教师妈妈的沉沦无绿修改版
书友收藏:众香国,家族后宫无限之生化崛起我的教授母亲(高冷女教授)随心所欲神豪系统无限之邪恶系统韵母攻略豪乳老师刘艳娱乐圈的无耻统治者蛊真人之邪淫魔尊我的美母教师我的冷傲岳母和知性美母因为我的一泡精液成为了熟女便器 (无绿版)原来,她们才是主角(加料版)女神攻略调教手册巨根正太和家族美熟女冷艳美母是我的丝袜性奴绿意复仇——我的总裁美母斗破之淫荡任务妈妈陪读又陪睡我的道家仙子美母父债子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