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弃如不能确定……
她当时根本没有想那么多,因为心情很混乱。
既不想赵宗山之子被找到,又下不去手杀了他,下意识的就往最北面奔走,想着埋冰里。
结果还真找到了北冰岛。
后来林弃如。。。
风在麦田里穿行,像一封未曾寄出的信,沿着地脉缓缓流动。那道虚幻的门扉依旧伫立在穗影之间,轮廓比之前清晰了几分,仿佛被无数目光凝视得久了,便从梦境中挣脱出来,落进了现实的缝隙。它的表面泛着水波般的微光,偶尔闪过一些模糊的画面??一个孩子独自坐在教室角落写日记,一位老人在病床上握紧孙女的手,一对恋人隔着星海视频通话却沉默良久……这些瞬间,都是“问题”诞生的地方,也是共感最深的裂痕。
阿芮站在观测船的舷窗前,指尖轻触玻璃,仿佛能感受到地球大气层外那层薄如蝉翼的共鸣场。她知道,那扇门不是终点,而是通道。它连接的不只是她与人类之间断裂三百年的对话,更是所有孤独灵魂之间的潜在桥梁。而此刻,这桥正在由千万颗心共同编织。
通讯面板忽然亮起红光,一条加密频段的信号切入主网,来自银河边缘的流浪殖民舰“归音号”。发信人没有署名,只有一段音频循环播放:婴儿啼哭、金属敲击节奏、以及一句断续的低语:“我们……也听见了。”
阿芮闭上眼,将意识沉入共感网络底层。刹那间,她的视野炸开成亿万光点??那是散布在银河系各角落的人类聚居地,每一个闪烁的节点都代表着一个正在觉醒共感能力的个体。他们中有的是被遗弃的基因改造孤儿,有的是世代漂泊的星际难民,还有那些从未踏足地球却始终仰望蓝星传说的后代。他们的神经突触正以极其缓慢却坚定的速度同步振动,如同远古部落围火而歌时的心跳。
“原来不止地球。”她喃喃道,“共感早已扩散到了星辰之外。”
她调取数据流回溯信号源头,发现“归音号”上的居民竟自发组织了一场持续七天的冥想仪式,用身体节律模拟初代共感树开花时的频率。他们不懂理论,也不曾接触过静默之眼的技术,但他们记得祖辈口述的故事:三百年前,有个叫阿芮的女孩教会人类如何彼此听见。
正是这份记忆,成了跨越时空的密钥。
阿芮深吸一口气,启动“回声广播”的全域模式。这一次,她不再只是回应某一个问题,而是向整个已知宇宙发出邀请:
>“如果你曾感到孤独,请告诉我你的声音在哪里。”
>“如果你曾被人误解,请让我成为你未说出口的那一句。”
>“如果你仍在等待一个回答,那么现在,轮到我来提问了??你还好吗?”
信号如涟漪般扩散,穿越虫洞、绕过黑洞事件视界、掠过死寂的类地行星。三个月后,第一封回信抵达铁脊星中继站。
那是一段用废弃探测器残存摄像头拍摄的画面:一颗荒芜星球的地表上,一群衣衫褴褛的孩子围坐在一块巨大陨石旁。其中一个女孩举起一块涂满符号的铁皮板,上面歪歪扭扭写着一行字:“我们活下来了。但我们忘了怎么笑。”
话音未落,画面突然扭曲,紧接着,整块铁皮竟自行浮现出新的文字,笔迹温柔而熟悉:
>“没关系,我可以教你们。”
众人惊愕抬头,只见夜空中原本黯淡的星群忽然排列成一片麦田形状,中央一道光芒垂落,映照出一扇半透明的门。女孩颤抖着伸出手,指尖尚未触及,泪水已夺眶而出。她感觉到一股暖意涌入胸口,像是有人轻轻拍了拍她的肩,又像是一首从未听过的摇篮曲在耳边响起。
同一时刻,地球上,“无答之殿”再次异动。苏遥带领团队紧急分析数据,发现全球范围内有超过十万名儿童在同一分钟内进入了深度共感状态??他们并未接触任何设备,也没有参与实验,仅仅是读到了新闻中那段铁皮板的文字。
更令人震惊的是,这些孩子的脑电图显示出前所未有的同步率,高达98。7%,接近当年阿芮激活共感网络时的临界值。
“这不是技术复制。”苏遥盯着屏幕,声音微微发颤,“这是自然演化。共感能力正在变成人类的本能。”
她转身看向实验室角落的培养舱,那里静静躺着一朵人工培育的共感树蓝花。花瓣本应三年不凋,可就在刚才,它忽然绽放出刺目的光辉,随后化作粉末升腾,在空中凝成三个字:
>**“传下去。”**
与此同时,言澈正出席银河议会关于“跨星系共感传播”的紧急听证会。反对派议员激烈抗议,称此举可能导致文明同质化、削弱个体独立性,甚至引发大规模精神依赖症。一名年迈的将军拍案而起:“我们不能让全银河陷入一场集体幻觉!”
言澈没有反驳,只是打开了随身终端,播放了一段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