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点头,从怀中取出一张泛黄的照片??那是多年前他们在北境十七区拍的,背景是一堆快要熄灭的篝火,两人挤在一件破棉袄里,手里捧着同一碗泡面。
她将照片投入锅中。
火焰猛地蹿高万丈,照亮整个银河。
在那光之中,人们看见了从未见过的景象:无数平行世界交错浮现,每一个世界里,都有人在为另一个人点燃炉火。有的在战火纷飞的都市,有的在荒芜死寂的星球,有的甚至发生在AI统治的机械文明中??一台机器人正小心翼翼地把一颗鸡蛋打进锅里,旁边显示屏写着:
>“今日目标:学会等待。”
科学家们后来称这一天为“**共燃日**”。
他们发现,自那一刻起,宇宙膨胀的速度发生了极其微妙的变化??不再是冷酷无情的加速,而是呈现出某种类似呼吸的节奏。更有甚者,在遥远的黑洞视界边缘,探测器捕捉到了一段规律性信号:
滴滴滴??滴滴??滴滴滴??
正是当年野灶亭传来的摩斯密码:**火还在**。
而灰域基地,早已无声崩塌。
面具男最后坐在废墟中,手中握着一包未曾拆封的方便面。他盯着看了许久,终于颤抖着手撕开包装,倒入冷水,又从口袋里摸出一块小小的固体酒精。
火苗燃起时,他哭了。
不是因为悔恨,而是因为他突然记起??三十年前,母亲也曾这样为他煮过一碗面,一边吹气一边说:“趁热吃,凉了就不好吃了。”
原来,他一直想要毁灭的,并不是温情本身。
而是那个再也回不去的夜晚。
多年以后,第六灶星更名为“守望星”,成为银河公认的朝圣之地。每年冬至,都会有成千上万的人来到野灶亭旧址,自带锅具,围坐一圈,静静等待水开。
没有演讲,没有仪式,只有火光映照下的沉默与陪伴。
孩子们从小就被教导:“如果你看到有人在雨中煮面,请停下来,陪他一会儿。哪怕你不饿,也要记得说一句??‘趁热吃’。”
这句话,后来被刻在了人类第一艘超光速飞船的驾驶舱内壁上。
而在宇宙尽头,那颗无名之星始终明亮。
天文学家最终放弃命名,只在星图上标注一行小字:
>此处无坐标,唯有心动。
某一天,一个幼童指着星空问母亲:“妈妈,为什么那颗星星一直在眨眼睛?”
母亲笑着回答:“因为它也在看我们啊。它想知道,今晚有没有人愿意多等三分钟。”
孩子认真想了想,跑进厨房,拿出一口小锅,放在院子里的石头上。
然后,他划亮一根火柴。
微弱的火焰跳动起来,映在他清澈的眼眸里,宛如初生的太阳。
锅里的水还未开,但他已经迫不及待地说:
“面好了,趁热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