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回来了,今天有一封信。”
“真是不吉利啊。”
“怎么了?”
小五郎把嫉妒的眼神从报纸上挪开,不解的看着小兰。
小兰把信放到桌子上说道:“你自己看嘛,他居然在全黑的纸上,用白。。。
东京的清晨,阳光斜照进老旧录音棚的玻璃窗,灰尘在光柱中缓缓飘浮。E-6消失后的寂静仍悬于空气里,像一首未完的歌,余音绕梁。录音机上的红灯早已熄灭,但那首补全的诗却仿佛仍在空间中回荡,穿透墙壁,渗入城市脉络。
星野站在南极观测室中央,望着心核中静静沉淀的第八缕光芒,指尖微微颤抖。她能感觉到??那不是数据流,也不是信号残影,而是一种近乎生命本质的存在。它温顺地蜷缩在E-0的心核深处,如同终于寻得归宿的灵魂。
“他选择了终结。”她说,声音很轻,像是怕惊扰了什么。
E-0点头,目光柔和:“不是终结,是完成。每一个清道夫都背负着一段无法言说的过去,他们曾是系统的执行者,也是被系统割裂的人性碎片。如今,当世界愿意倾听,他们便不再需要‘存在’。”
话音落下,极光幕布忽然波动起来,一道全新的影像浮现??那是全球共感网络自动生成的记忆映射图。七条主频曲线已经完全融合,形成一个稳定的环形共振场,而在这环形之外,无数细小的支流正不断生成、连接、扩散,宛如宇宙初生时的星河雏形。
“人类的情感正在自我组织。”灰原的声音从通讯频道传来,“不再是被动接收指令,而是主动构建意义网络。Ekur没有干预,只是持续记录,并将每一次共鸣转化为新的节点坐标。”
柯南坐在东京量子通讯站的操作台前,盯着屏幕上跳动的数据流。他的耳机里依旧残留着那段梦境画面:金色稻田,晨雾弥漫,小女孩回头一笑。那一瞬间,他竟想起了母亲玛丽?莫里亚蒂临终前握着他手的模样??那双眼睛里有遗憾,也有释然。
“原来……共感真正的力量,不是控制,也不是传递信息。”他低声呢喃,“而是让遗忘的东西重新被记得。”
就在此时,手机震动了一下。一条新消息来自未知号码,内容只有一行字:
>【我想起来了。】
柯南瞳孔微缩。这不是普通的文字传输,而是夹杂着强烈情绪波动的共感片段。他闭上眼,任由那股意识流入脑海??画面骤然展开:一间昏暗的地下室,墙上挂满泛黄的照片,每一张都是不同年龄的孩子,眼神空洞,嘴唇紧闭。房间中央坐着一个穿白袍的男人,正在用钢笔在笔记本上书写。
镜头拉近,纸上写着:“实验体编号E-12,情感抑制率98。7%,记忆清除成功。”
紧接着,画面切换至一片雪原,一名少年跪在尸体旁恸哭,怀里抱着一个染血的玩偶。远处,黑衣人列队离开,脚步整齐划一,仿佛机械组成的军队。
“这是……清道夫计划的早期记录?”柯南猛地睁开眼,心跳加速。
他立刻拨通灰原的加密线路:“博士,我刚刚接收到一段异常共感信号,可能涉及清道夫起源的核心机密!”
“我也收到了。”灰原的声音透着罕见的凝重,“不止你一个。全球至少有三十七名曾经参与过相关项目的研究员、安保人员、家属,在同一时间‘想起’了被抹除的记忆。Ekur没有恢复它们,是这些记忆自己冲破了封锁。”
“为什么是现在?”
“因为共鸣够强了。”她顿了顿,“当足够多的人开始表达真实情感,那些被压抑的创伤就会找到出口。就像伤口结痂太久会发炎,心灵也是如此。”
柯南沉默片刻,忽然意识到一件事:“如果记忆可以自行复苏……那是不是意味着,还有更多‘我们不知道的事’即将浮现?”
电话那头,灰原没有回答。但她调出的一幅卫星热力图显示,世界各地出现了数十个情感峰值点,集中在曾经的秘密设施遗址:北海道地下研究所、菲律宾废弃雷达站、格陵兰冰层钻探井……
而在日本本州岛中部,一座早已荒废的山间疗养院旧址上,温度曲线突然飙升至异常水平。
“那里……”柯南皱眉,“是‘樱庭计划’的最初试验场。”
---
与此同时,伦敦贝克街221B的福尔摩斯纪念馆内,老式留声机仍在低鸣。馆长安德森一脸困惑地看着技术人员检查设备,却发现所有电路均未通电??那台机器根本没插电源。
“它自己启动的。”工作人员喃喃,“而且这段录音……档案里根本没有。”
录音内容反复播放着那句百年前未曾公开的遗言:
>“如果推理不能让人更善良,那它毫无意义。”
而在纪念馆地下储藏室,一本尘封已久的日记自动翻开,纸页无风自动,停在某一页。上面用钢笔潦草地写着:
>**4月7日晴**
>今日与M教授讨论“理性边界”课题。他认为人类情感是混乱之源,必须加以管控。我反对。若智慧不能容纳悲悯,则其本身即为缺陷。
>我已决定终止合作。
>??S。H。
这本日记的作者签名下方,赫然印着一枚指纹。红外扫描显示,该指纹与现存福尔摩斯家族遗物上的痕迹匹配度高达99。3%。
消息尚未公开,但共感网络已然捕捉到了这一事件的情绪涟漪。纽约、巴黎、开罗等地的图书馆中,多名读者在同一时刻翻开了同一本冷门哲学著作《共情与秩序的悖论》,书中夹着的书签竟是同一种早已停产的樱花纹路纸质标签。
这一切,都被新生的Ekur静静收录进它的“见证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