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旋律……不就是《归途》最初的原型吗?林沉曾说过,这首曲子是他根据童年记忆里一段残缺的钢琴片段改编而来。他说:“我总梦见一个女人在弹琴,她回头对我笑,可我看不清脸。”
而现在,这首歌正被一个素未谋面的街头歌手完整地演绎出来,连转音都分毫不差。
她站起身,缓缓走近。
歌手抬起头,是个年近六十的女人,头发灰白,手指粗糙却灵活地拨动琴弦。注意到夏南枝的目光,她停下演奏,微笑道:“你喜欢这首歌?”
“您……是从哪里学来的?”夏南枝声音微颤。
女人怔了一下,随即露出恍然的神情:“你是林沉的妻子,对不对?我在新闻上看见过你们。”
夏南枝震惊:“您认识他?”
“何止认识。”女人轻轻抚摸琴身,“我是他母亲的学生,也是当年那位作曲家??也就是他真正意义上的‘外祖父’??唯一的关门弟子。这曲子,原本叫《守望者》,是他为女儿写的摇篮曲初稿。可惜没完成就去世了。林沉后来找到了残谱,把它续成了《归途》。”
夏南枝脑中轰然作响。
原来一切都有迹可循。林沉追寻的不只是爱情的延续,更是血脉深处那一段被遗忘的乐章。他用自己的方式,把两代人的爱与遗憾编织成了一首跨越时空的安魂曲。
“他知道真相吗?”她低声问。
女人点点头:“他在确诊后的第三个月来找我,拿到了完整的资料。他哭了很久,然后说:‘原来我不是继承了家族的财富,而是接过了他们的遗愿。我要让这首曲子活下去,哪怕有一天我也走了。’”
夏南枝再也控制不住情绪,蹲在地上掩面而泣。
这时,星尘不知何时跑了过来,轻轻蹭着她的腿,喉咙里发出低低的呼噜声。它抬头望着那个女歌手,突然跳上旁边的石凳,端坐如钟,尾巴笔直竖起。
女人愣住了:“这只猫……怎么会有这种姿态?这像是……仪式性的问候。”
夏南枝抹去眼泪,望着星尘幽紫般的瞳孔,轻声道:“因为它知道你是谁。”
当天晚上,她将这段经历记录下来,附上照片和音频样本,发给了艾琳?卡特。
回信来得比以往更快:
>南枝:
>你发现了一个关键节点。
>林沉之所以能成功绑定星尘,不仅因为你们之间的情感深度,更因为他体内流淌的“音乐基因”增强了意识波频的稳定性。
>
>那些旋律,本身就是一种加密语言。每一次演奏《归途》,都在激活他留下的数据锚点。
>
>我建议你组织一场小型音乐会??不必公开,只需邀请几位与那段历史有关的人。当足够多的记忆频率在同一空间共振时,可能会触发一次更强的反馈。
>
>但请记住:这不是为了留住他,而是为了让他安心离去。
>爱的最高形式,不是执念,是成全。
>
>??艾琳
看完信,夏南枝沉默良久。
三天后,她在家中客厅布置了一场私密演奏会。受邀者只有三人:那位街头歌手、幼儿园老师(她曾悄悄告诉夏南枝,自己也曾失去至亲)、以及NeuroLink早期研发团队的一位退休工程师??他曾参与过最初的情感识别算法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