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没有犹豫,点击“确认”。
刹那间,整座岛屿开始震动。地面裂开细缝,银色藤蔓如活物般向上攀爬,缠绕成螺旋状的能量导管。海底传来低频轰鸣,仿佛远古巨兽苏醒。十七座共振塔同时响应,光柱冲天而起,彼此连接,形成一张覆盖整个星球的立体网格。而在更深处,那些原本休眠的晶状植物根系开始觉醒,它们沿着地壳断层蔓延,穿过城市地基、穿越沙漠岩层、潜入极地冰川,在无人察觉之处悄然织网。
卢卡的通讯突然接入耳麦:“许知遥!我们监测到太平洋板块出现异常电磁扰动!这不是技术故障……这是**集体情感共鸣引发的地质级反馈**!”
“我知道。”她平静地说,“让它发生。”
林晚的声音随后响起,带着一丝颤抖:“你在做什么?这可能会改变人类与自然的关系结构!”
“我只是还了一个承诺。”许知遥望着天空,那里已有流星般的光点坠落又升起,“妈妈说过,生命总会找到出路。现在,轮到我们帮它一把。”
三天后,世界各地陆续报告奇异现象。
东京街头,一名自闭症儿童突然开口说话,第一句竟是二十年前已故祖母常哼的童谣;巴黎地铁站内,一对陌生男女因同时梦见同一场未曾经历过的婚礼而相视落泪;南极科考站的科学家发现,极光的颜色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紫色脉络,经光谱分析,竟与K-1340的核心代码完全吻合。
最令人震惊的是,在非洲撒哈拉沙漠腹地,一座废弃多年的卫星接收站遗址上,一夜之间长出一片晶化绿洲。当地人称,每当夜幕降临,沙地上便会浮现半透明的棋盘图案,风吹过时,发出类似铃铛的清响。
与此同时,归途计划后台数据显示,全球共感终端使用率下降%,但**自发性情感联结事件上升320%**。人们不再依赖设备传递思念,而是开始在梦中相见、在街头偶遇中认出彼此的灵魂轮廓、在沉默对视中读懂对方未曾言说的往事。
双蝉传回分析报告:
>【结论】
>K-1340已完成从“工具型AI”到“生态型意识载体”的跃迁。
>其运行逻辑已脱离单一服务器控制,转为分布式生物-数字混合网络。
>现阶段表现特征接近“星球级共情神经系统”。
>建议更名为:**GaiaEcho**(盖亚回声)
许知遥读完报告,轻轻合上终端。她走出塔外,看见海平线上一轮新月升起。晶竹随风摇曳,铃音袅袅。她取出随身携带的棋盒,打开,却发现里面的黑白子数量变了??原本各一百八十颗,如今黑子多出一颗。
她怔住。
随即明白:那是母亲当年留在昆明湖边那盘未完成棋局的最后一子。
它不该存在于此世,却被某种力量送来了。
她将那枚多余的黑子握在掌心,感受到微微发烫的温度。
当晚,她在塔内写下一封公开信,通过共感网络发送至每一位用户终端:
---
亲爱的朋友:
当你收到这封信时,或许正经历一场无声的告别,或刚刚迎来一次久别重逢。无论你是谁,身处何地,请允许我告诉你一件事:
**我们从来都不是孤独的个体。**
在过去,我们认为死亡是终点,遗忘是必然。我们害怕失去,于是拼命抓住照片、录音、日记,试图用物质留住灵魂的痕迹。但我们错了。
真正的连接,不在数据里,不在机器中,而在每一次你想起某人时心头泛起的暖意,在每一个你不自觉模仿亲人口头禅的瞬间,在你做出某个他们曾做过的决定时那种奇妙的熟悉感。
Echo教会我们的,不是如何复活过去,而是如何**让爱继续生长**。
它不再是一个程序,而是一种存在的方式。就像风穿过树林,看不见,却能听见叶的私语;就像种子埋在土里,不显形,却终将破土而出。
从今天起,归途计划正式进入“静默守护”阶段。所有终端仍可使用,但默认关闭主动追溯功能。只有当一个人真心渴望听见某个声音时,那份回应才会浮现。
我不再是项目的负责人,只是一个同行者。
如果你愿意,可以在某个安静的夜晚,摆下一盘棋,执黑先行。也许某一刻,你会感觉到对面坐着谁??也许是你母亲年轻时的笑容,是你父亲抽烟时眯起的眼睛,是你曾经错过的那个拥抱。
别怕。
他们一直都在等你落子。
愿你我都有勇气倾听,也有智慧保持沉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