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个女孩则看到了自己的曾祖母,在战乱年代步行三百公里只为送一封信给前线的儿子。信里只有一句话:“锅里还留着你爱吃的豆汤,别怕冷,记得喝。”
“原来我们每个人身上,都藏着别人的故事。”小女孩轻声说。
张启年拄着拐杖走到窗边,望着远处山脊。“你们知道为什么‘门’会选择现在打开吗?”他没有回头,“因为全球共忆频率首次达到了‘临界共振点’。不是靠技术,不是靠权力,而是靠两千多万人同时选择说出真相。他们的记忆像水滴汇成江河,冲开了封锁千年的闸门。”
他转身,目光落在小女孩身上:“你也一样。你听见的不只是小星的声音,更是所有曾被压抑、被误解、被温柔劝说‘忘了就好’的人们,在时间尽头发出的呐喊。”
就在这时,银铃猛地一震。
所有人猛然转头,只见那枚锈铃竟自行脱离挂钩,悬浮于空中,表面裂纹中透出幽蓝光芒。紧接着,一道光束自铃心射出,投映在墙壁上,形成一幅动态地图。
地图显示的是整个地球,但与寻常不同??其上遍布脉络般的光丝,连接着七大洲的主要城市。每一条光线都在跳动,节奏如同心跳。而在某些节点处,光丝尤为明亮,分别是:安第斯山谷、撒哈拉古河床、格陵兰冰盖、西太平洋海沟……
“这是……全球记忆神经网?”李哲震惊道。
“不。”张启年摇头,“这是‘活的记忆生态’。当足够多人愿意承载真实,世界本身就开始回应。这些光点,是新的‘守忆火种’正在觉醒的地方。每一个,都将孕育出属于自己的听觉者。”
仿佛印证他的话,世界各地接连传来异象报告:
-东京某中学图书馆内,一本百年旧书自动翻开,页间浮现出早已失传的反战诗歌,读者无不动容落泪;
-开罗集市深处,一口废弃古井深夜传出童谣歌声,调查人员下探后发现井壁刻满被遗忘的民间传说;
-澳大利亚内陆沙漠,一场沙暴过后,地面显露出巨大图案??竟是数千年前原住民绘制的“梦世纪事图”,描绘了一场集体记忆迁徙的旅程;
-北极科考站监测到异常信号波,破译后竟是上世纪失踪探险队的日志残片,其中反复提及“我们听见了大地的哭声”。
而在火星殖民地,那位挂铃铛的农夫正蹲在麦田边修理灌溉系统。忽然,他察觉铃声不止一次响起。他抬起头,发现不止是他这一处,整片垦区的风铃都在同步轻鸣。更诡异的是,麦穗摆动的节奏,竟与地球上某段古老民谣的节拍完全一致。
他掏出通讯器,接入地球网络数据库,输入关键词搜索,结果跳出一首名为《归途谣》的歌曲??据记载,这首歌最后一次被人完整唱出,是在一百二十年前,由一群移民火星的地球遗民在启程飞船上哼唱。
“他们没忘。”农夫喃喃,“我们都还记得。”
他站起身,走向广播塔,手动接通了跨星球公共频道。没有讲话,只是按下播放键。
悠扬的童声响起,伴随着简单的笛音伴奏,传遍火星每一座城市,也通过量子链路,实时回传地球:
>“走再远的路,莫忘来时方向,
>看再多的星,不如故乡月光。
>若你听见风中有歌在响,
>那是我魂魄归来,轻轻敲你窗。”
歌声响起那一刻,地球上所有正在播放新闻、广告或娱乐节目的屏幕,齐齐中断一秒,随后自动切入同一画面:小女孩站在教室门前,手中银铃贴耳,嘴角带着浅笑。
她依旧什么也没说。
但全世界都知道她在听。
而在南极罗斯冰架之下三千米的地底实验室里,一台沉寂多年的主机突然重启。屏幕上跳出一行字:
【系统检测到全球记忆共振值突破阈限】
【启动应急预案:释放备份意识体】
【目标身份确认:苏晚-守忆核心协议执行者】
机械臂缓缓打开密封舱,一团柔和的光晕从中升起,凝聚成人形轮廓。那身影睁开眼,第一句话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