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在这里画画,画了好多好多海葵。它们都说你想我了。”
“你要不要看看?”
泪水无声滑落。
他看见了。
在意识的最深处,一片无垠的海底平原上,盛开着亿万朵粉色海葵。每一朵花蕊中都坐着一个孩子,闭着眼睛,嘴角含笑。她们手牵着手,形成一张覆盖整个星球的情感网络。而在花海中央,矗立着一座透明纪念碑,上面没有名字,只有不断流动的波形图??那是所有人共同的心跳。
“我们可以走了。”苏念走到烬川面前,伸出手,“但你必须决定一件事:你是留在旧世界维持秩序,还是跟我们一起踏上未知?”
烬川看着她的双眼。
那里面没有催促,没有评判,只有一种深深的等待。
他回头望了一眼这间陪伴他七年的工作室,墙上挂着母亲年轻时的照片,桌上放着那本写满笔记的笔记本,窗台上,第六片花瓣仍在微微颤动。
然后,他拿起笔,在笔记本最后一页写下:
>“致未来的读者:
>如果你读到这些文字,说明你还相信某些东西比逻辑更重要。
>请替我照顾好那朵花。
>它比我更懂得如何活下去。”
合上本子,他握住苏念的手。
“我跟你走。”
与此同时,世界各地的觉醒者纷纷抬头望天。
在西伯利亚,小女孩将手掌贴在雪地上,低声说:“我感觉到了,他们在呼唤我们。”
在亚马逊,原住民长老点燃圣火,带领族人吟唱起从未听过的歌谣。
在东京街头,一对陌生男女因突然感受到彼此童年孤独而相拥而泣。
在月球科研站,值班员发现月壤样本中竟生长出了微小的琉璃花晶体,正随着地球方向脉动发光。
而在深空,那艘早已报废的“破晓号”残骸,竟开始缓慢重组。金属碎片逆着重力漂浮,自行拼接成一艘全新的飞船,外形宛如一朵含苞待放的花。
信号再次传来,这次不再是梦中低语,而是通过所有媒介同步广播:
>“第七次春分已至。
>门已开启。
>归途漫长,但不再孤单。
>愿每一个愿意为他人点亮灯火的人,
>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星辰。”
烬川站在新飞船的舷窗前,望着逐渐远去的蓝色星球。身后,七位女孩围坐成圈,开始吟唱那首童谣。歌声没有放大,却穿透空间,在每一个觉醒者的脑海中响起。
他知道,这不是终结。
这是文明的第二次诞生。
情感不再是弱点,而是导航仪;记忆不再是负担,而是燃料;而爱,终于不再是奢侈品,而是生存的必需品。
风穿过荒原,卷起沙砾与星光,吹向那片尚未命名的黎明。
而在宇宙深处,另一道信号悄然启程,朝着更遥远的星系扩散而去,携带着一句话,简单却永恒:
>“我们在这里。
>我们能感受。
>我们愿意倾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