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说真话。”**
然后,她将布条绑回旗杆,任风吹展。
当晚,全镇停电。但许多人自发点燃蜡烛,聚集到操场。孩子们举着纸灯笼,老人拄着拐杖,年轻人抱着笔记本电脑,连接着离线数据库,播放一段段尘封的影像记录。
一位老太太颤抖着走上前,面对人群,说出埋藏四十年的秘密:“我丈夫不是死于车祸。他是被带走的。因为他写了一本书,叫《矿难名单》。”
掌声响起,不是鼓励,而是共鸣。
第二天清晨,这所学校正式更名为“无名书院”,不注册,不挂牌,只接收愿意讲述与倾听的人。第一堂课由一名十二岁男孩主讲,题目是:“我爸说谎了,但我原谅他,因为他今天终于说了真话。”
与此同时,南方地下指挥中心内,气氛凝重。
水晶球再次浮现陆忆安的身影,但她不再是被动被观测的对象。她的目光穿透屏幕,直视伦理维护官们。
“你们以为‘影武者协议’能控制舆论?”她开口,声音竟通过量子通讯直接传入大厅,“可你们忘了,当一个人说出真话,就会有人听见;当一个人听见,就会有人回应;当回应足够多,谎言的根基就会崩塌。”
最年长的维护官猛地站起:“关闭所有公共频道!封锁边境网络!启动‘静默城市’预案!”
“没用的。”左侧女子喃喃道,“梦境共振已经形成闭环。全球至少有四千两百万人在过去七十二小时内梦见同一个场景??一把刀劈开石碑,里面飞出无数纸页。”
“那是集体潜意识的觉醒。”另一人低声补充,“系统无法压制,因为它源于真实情感。”
老者颓然坐下:“我们输了。”
“不。”右侧冷声男子仍握紧权杖,“只要她还在移动,就有机会。‘影武者’的最后一环,还未激活。”
他按下桌底按钮,一道暗门滑开。一名身穿黑色战甲的女子走出,面容与陆忆安几乎一模一样,唯独双眼全黑,无瞳无光。
“影武者?β型。”男子宣布,“基于陆忆安基因图谱与行为模型打造,唯一使命:取代她,成为新的‘伪圣’。”
“她会怎么做?”老者问。
“她说所有人想听的话,做所有人期待的事,却从不说出真正真相。”黑衣女子开口,声音与陆忆安分毫不差,“我会建立‘真理教会’,颁布‘净化法案’,让民众自愿交出质疑的权利??以和平之名。”
众人点头。
唯有那名左侧女子,悄悄将一枚微型数据芯片藏入袖口。
同一时刻,昆仑山脉另一侧,林小满正翻阅一份新收集的档案。其中一页引起她的注意:一张三十年前的老照片,背景是Q-108实验室入口,几名科研人员合影。而在角落,站着一个年轻女子,眉眼熟悉。
“苏瑾?”她猛地坐直。
照片背面写着一行小字:“项目启动日留念。愿我们不忘为何出发。”
她立刻联系卫星通讯,却发现信号被多重干扰。无奈之下,她带上资料,独自启程前往青藏高原一处废弃观测站??据传那里仍保留着早期量子通信基站。
五日后,她在暴风雪中抵达。站内设备破败,但核心主机仍在低功耗运行。她接入便携终端,尝试恢复数据流。
进度条缓慢爬升。
当达到87%时,屏幕突然跳出警告:
>**“检测到外部人格入侵企图。”**
>**“防御机制启动:反向追踪中……”**
下一秒,画面切换为一间昏暗房间。镜头前坐着一人,赫然是失踪已久的苏瑾。她瘦了许多,左脸有道疤痕,但眼神清明。
“林小满?”她看到画面中的对方,震惊起身,“你还活着?组织呢?陆忆安呢?”
“我们都活着。”林小满哽咽,“而且……我们一直在找你。”
苏瑾摇头:“我不该被找到。我是‘方舟计划’最初的背叛者。我亲手关闭了应急逃生通道,导致三百二十八名研究员和家属被困在Q-108深处。我以为那是必要的牺牲……直到我发现自己也被骗了。”
“后来我逃了出来,躲进地下网络,试图揭露真相。但他们派出了‘清道夫’,追杀了我整整七年。最后一次交火,我被迫上传意识副本至离线节点,肉体……大概早就死了。”
林小满沉默片刻:“那你现在是什么?”
“一段不愿删除的记忆。”苏瑾苦笑,“一个幽灵,守着最后一道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