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后,阿火年迈体衰,须发皆白。他在一个雪夜里召集所有弟子,于初心屋中央围炉而坐。
“我快要走了。”他说,“但这锅不会停。你们要记住,真正的神通不在天上,不在符咒里,而在一个人愿意为陌生人多熬一分钟汤的决心里。”
弟子们垂泪不语。
阿火笑了笑,颤巍巍起身,最后一次掀开锅盖。热气扑面,恍惚间,他仿佛看见童年那个递面给他的人站在对面,朝他点头。
他轻声说:“谢谢您。我现在也能给别人煮面了。”
说完,他缓缓坐下,闭上双眼。
炉火熊熊,面条在汤中舒展,自动拼出两个字:
**传承。**
翌日清晨,阳光洒落屋檐,铜铃轻响。弟子们发现,阿火安详离世,手中仍握着一把旧锅铲。而那口古锅,竟在他离去瞬间,自行沸腾三次,蒸汽缭绕,形成一圈光环,久久不散。
人们说,那是“愿轮显现”。
从此以后,每逢冬至之夜,初心屋总会多出一碗面,摆在主灶之前,汤面上浮着两片葱花,摆成笑脸模样。谁也不知是谁放的,但人人都知??那是阿火回来了。
新一代守锅人接过职责,继续说着那句最朴素的话:
“等等,面快好了。”
他们在风雨中坚守,在战火中挺立,在遗忘的年代里反复提醒世人:
你还记得饿吗?
你还记得被人温柔以待的感觉吗?
你还愿意为一个陌生人点燃炉火吗?
答案,藏在每一口沸腾的锅里。
藏在每一次掀开锅盖时升起的热气中。
藏在孩子们哼唱的谣曲里:
>“锅中有星,火里藏情,
>一勺热汤,可暖三冬。
>若你迷路,不必惊惶,
>总有个人,为你留灯。
>面快好了??
>这句话,比神通更真。”
许多年过去,王朝更替,文字变迁,唯有初心屋的灯火未曾熄灭。考古学家曾在一处千年遗址发掘出一口锈蚀铁锅,内壁刻满细小名字,密密麻麻,数以万计。经考证,竟是历代守锅人亲手镌写的每一位食客之名。
专家惊叹:“这些人,为何要把名字刻在锅里?”
一位老学者抚摸锅身,轻声道:“因为他们知道,有些温暖,一旦消失,就再也找不回来。所以他们想留下证据??证明这世上,曾有人为他人煮过一碗面。”
风起了。
远处,脚步声渐近。
这次是一个盲童,牵着导路犬,背着一口迷你铜锅,缓缓走来。
他摸着门框,轻声问:“请问……还能再来一碗吗?”
屋内,炉火正旺。
锅盖,自己掀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