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暂时“雪藏”于京城的苏宁,非但没有丝毫失意落寞,反而如鱼得水。
他深知,那场御前风波不过是权力棋局上必要的弃子,万历皇帝与张居正需要的,只是一个能暂时平息清议的台阶。
而他,恰好提供了这。。。
启明Ⅱ型一号舰的龙骨铺设仪式在晨雾中举行。海风裹挟着咸腥气息掠过新筑的船坞,旌旗猎猎作响,数百名身穿蓝布工装的技术员与军工列队肃立,目光齐刷刷投向那根横卧于滑道之上的钢铁巨梁??它通体漆黑,棱角分明,仿佛一头沉睡的远古巨兽,正等待被唤醒。
苏宁一身深灰军便服,未佩勋章,缓步走上临时搭建的高台。他手中握着一柄银质锤子,是仿照西方工匠传统所制,锤头上镌刻着“破晓”二字。
“今日,不单是一艘战舰的诞生。”他的声音通过扩音铜管传遍全场,“更是我们向旧时代告别的宣言。”
人群静默,唯有海浪拍打堤岸的节奏如心跳般持续。
“一个月前,朝廷收回了那块‘影视编辑器’的外壳。”他顿了顿,嘴角微扬,“他们以为,夺走一个盒子,就能锁住思想?就能遏制变革的脚步?可笑。真正的编辑器,不在金属之中,而在人的头脑里,在千万双不肯低头的手掌中!”
掌声骤起,如雷滚过。
“从今天起,我们将不再依赖‘借用’的力量。”苏宁高举银锤,“我们要创造属于大明自己的科技文明!蒸汽不是神迹,电力不是妖法,飞机也不是天魔幻影??它们只是尚未被理解的规律!而我们的使命,就是去理解它、掌握它、超越它!”
最后一字落音,他挥锤重重敲击在龙骨连接处的铆钉上。一声清脆的金属撞击声划破长空,仿佛某种无形的封印就此崩裂。
与此同时,远在京师皇极殿偏殿,供奉着“影视编辑器”主设备的鎏金铜匣忽然微微震颤。守卫太监惊觉抬头,只见原本黯淡无光的黑色屏幕竟泛起一丝幽蓝微光,随即浮现一行文字:
【备用终端已激活至三级权限】
【模板调用限制解除30%】
【检测到本土化科技反哺现象,系统开始自动学习现实进展……】
光芒一闪即逝,铜匣重归死寂。守卫揉了揉眼,以为是烛火映照所致,未曾上报。
……
数日后,格物院召开首次技术评议会。
张居正亲自主持,召集翰林学士、工部尚书、钦天监正及十位入选“格物院士”的奇才共议“影视编辑器”研究进展。
“诸位,此物虽不能启动,但其材质非凡。”一位白须老者捧着一块从外壳边缘剥落的碎片说道,“经熔炼试验,其铁质非世间所有,密度极高,且含一种未知紫晶颗粒,遇热则生微电火花。更奇者,表面纹路暗合九宫飞星之数,似为某种‘天机阵图’。”
众人纷纷点头称奇。
张居正却眉头紧锁。他知道,这些文人仍在用阴阳五行解释一切,根本无法触及核心。
就在此时,一名年轻官员起身,身着六品工服,眉目清峻,正是被特招入格物院的徐光启。
“首辅大人,诸位前辈。”他朗声道,“学生斗胆直言??我们错了方向。这并非什么‘星陨神铁’,而是高度精密的人造器械。其无法启动,并非缺‘心钥’,而是缺乏能量源与操作指令。就像一把锁,钥匙在外,而电源未接。”
满堂哗然。
“荒谬!”一位老学士怒斥,“尔等后生竟敢以凡器亵渎神器?”
徐光启不卑不亢:“若真是神器,为何能被苏宁一人独掌?若真靠天命驱动,又怎会需每日记录参数、设定坐标?学生查阅兵部移交的技术图纸,发现‘启明舰’的动力系统明确标注‘燃煤锅炉+高压蒸汽轮机’,此乃物理之力,非符咒可成!”
张居正眼中闪过一丝赞许,却未表态。
会议最终无果而终,但三日后,徐光启却被秘密召入东暖阁,面见万历。
乾清宫内,少年皇帝亲自为他斟茶。
“你是唯一一个不说‘神’‘仙’‘天命’的人。”万历微笑,“你说得对,那东西不是神物,是工具。而工具,应当由人掌控。”
徐光启心头一震,跪地叩首:“陛下圣明!若能集全国之力研习其理,十年之内,或可复现部分技术;三十年后,或能青出于蓝!”
“朕要的不只是复现。”万历站起身,走到一幅巨大的《天下舆图》前,手指缓缓划过东海,“朕要的是??超越。北逐鞑虏,西定西域,南收吕宋,东并倭土……若无坚船利炮,何以成事?”
他转身凝视徐光启:“你愿为朕的‘格物先锋’吗?不必向任何人低头,朕给你三年时间,建一座真正的‘理工学堂’,专授数学、力学、电学、化学。所需经费,朕亲自批红。”
“臣,万死不辞!”徐光启伏地泣下。
……
与此同时,鹿儿岛基地深处,密室灯火通明。
苏宁坐在黑色平板前,指尖在空中轻点,如同拨动无形琴弦。屏幕上不断滚动着数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