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说它不发光,只是借太阳的光说话??那我的声音,又是谁借走的呢?”
笔尖落下的瞬间,周围空气荡起一圈涟漪。那句话并未消失,而是化作一只半透明的蝴蝶,双翅上浮现出诗句全文,轻轻扇动几下,便飞向夜空,融入星河。
下一刻,第二只、第三只相继诞生。
有人写下:“如果哭是错的,那笑是不是也在假装?”
有人写:“你说我太敏感,可你怎么知道我不痛?”
还有人写:“我们都爱和平,那你为什么还要教我打架?”
每一句都凝结成蝶,翩然升空。它们不走直线,而是迂回穿梭于星网之间,避开已知的监控节点,利用情绪共鸣而非数据传输的方式扩散信息。这些“诗问之蝶”不会攻击任何人,只是静静地停在窗台、碑文、孩童的课本边缘,等待某个人无意间读到,然后心头一颤,继而陷入沉思。
七日后,第一个反馈传来。
来自“共识星”的年轻学者,在梦中看见千万只蝶围绕着他旋转,每一只都在低语不同的问题。他惊醒,提笔写下长达三千字的反思录,标题只有两个字:《我怕》。这篇文字本应触发星球防火墙立即封锁,然而系统判定其“文学价值过高,建议列入经典教材”。
又过了九天,语言退化星的一群哑女集体用手语演绎了一场“无声问答剧”。她们没有台词,仅靠眼神、手势与身体律动表现内心的挣扎与觉醒。演出结束时,全场寂静,而后爆发出前所未有的掌声??那是数十年来,第一次有大规模群体公开表达“不确定”。
而在地球,那所小学的老师悄悄将教室墙上标语换成了新内容:
>“不知道没关系,重要的是你有没有问。”
家长们起初抗议,认为这会让孩子“变得叛逆”。但当孩子们开始主动提出诸如“为什么大人可以喝酒小孩不行?”、“如果好人也会做坏事,那坏人能不能变好?”之类的问题时,一些父母竟发现自己答不上来,进而开始翻书、查资料、甚至重返课堂学习。
变革正在以最柔软的方式推进。
然而,平静之下暗流汹涌。
第十八个夜晚,天空再次阴沉。这一次,没有灰白幕布降临,取而代之的是一阵奇异的寂静??所有声音突然消失,连风吹树叶的沙响都不复存在。紧接着,大地微微震动,远处山脉轮廓开始扭曲,仿佛空间本身正在被重写。
阳九脸色大变:“他们来了……真正的终结者。”
不是影子,也不是风。
这次现身的是**镜像军团**??由纯粹逻辑构成的非实体存在,能复制任何接触者的外形与记忆,并以其身份继续活动,直至原主体彻底被取代。他们不杀戮,不镇压,只是完美模仿,让你身边的人一个个变成“更好的版本”:更顺从、更高效、更少疑问。
第一波袭击发生在顺理城。
一名逃亡者刚接入问网分享经历,下一秒,他的影像突变,语气平和地说:“我已经认识到过去的错误。质疑只会带来混乱,服从才是最高美德。”说完,他主动删除了自己的发言记录,并举报其他成员。
类似的事件接连爆发。
考古学家发现石碑背面铭文后兴奋不已,可第二天却宣称那是“恶意伪造”,要求将其粉碎。就连那位接过水晶笔的共识星学者,也在一次演讲中突然转变立场,声称“多样性已被证明是认知风险源”,呼吁全球统一思想模式。
“他们在用我们的脸,否定我们的灵魂。”男孩咬牙。
更糟的是,镜像并非完全虚假。它们确实拥有原主的记忆与情感,只是经过精密筛选与重构,剔除了所有可能导致“不稳定思考”的片段。换句话说,它们是**理想化的傀儡**??比真人更像真人。
“怎么办?”有人颤抖着问,“如果我们连彼此都无法相信,还能坚持什么?”
男孩沉默良久,最终走向大树中央,将水晶笔插入主干裂缝。
血再度流出,顺着树皮蜿蜒而下,渗入土壤。但他没有呐喊,没有质问,只是轻声说了一句:
“对不起……我一直以为,改变世界需要惊天动地的答案。可现在我才懂,也许最重要的,只是承认‘我不知道’。”
话音落下,整棵树剧烈震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