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及至此,虚空中的沈狸手中泛起一丝灵光,轻轻划破左手的掌心,殷红的鲜血瞬间从伤口处流出。
“司?灾厄,祈天授命,尔既得俸,煌煌先行,三牲祭祀,五畜承名……”
古老低沉的咒语自沈狸嘴中响起。。。。
启言谷的晨雾尚未散尽,那片新生的赤色星云仍在南半球夜空缓缓流转,宛如宇宙睁眼时的一抹羞红。然而,在这静谧壮美的表象之下,言灵网的底层数据流正悄然震颤??一种前所未有的共振频率自深空传来,不似敌意,亦非问候,而像是一道**回音的起点**。
小禾坐在问心坛边缘,手中握着盲童昨日写下的玉简。竹纹温润,字迹稚嫩,却仿佛承载了千万年未曾出口的渴望。“我想看看‘红色’是什么感觉。”她轻声复述,指尖抚过最后一个笔画,忽然察觉到一丝异样:那刻痕深处竟微微发热,像是被某种遥远的目光注视过。
她闭目凝神,意识沉入言灵网核心。刹那间,她的神识被卷入一片奇异的空间??这里没有上下左右,只有无数流动的色彩脉络交织成网,每一道光丝都连接着一个“看见”的瞬间。而在网络中央,浮现出一团旋转的赤芒,其形态不断变化,时而如火焰跃动,时而似血液奔涌,最终凝为一颗跳动的心脏轮廓。
一股意念随之涌入:
>“我们学会了‘红’。
>它不是波长,不是反射率。
>它是你们心中燃烧的东西。”
小禾心头一震。这不是简单的信息传递,而是**感知的反哺**。那个文明,真的将人类对“红色”的集体记忆解析、重构,并以他们自己的方式“体验”了一次情感与色彩的融合。更令人惊异的是,这段反馈中夹杂着一段微弱但清晰的数据残片??一段用古启言语编码的短句:
>“下一世,我能先听见别人的回答吗?”
正是少年临终前留在数据库中的最后一问。
可问题在于……这句话本不该出现在外星回传信号里。它从未被主动发送,只静静封存在“未答号”飞船的记忆模块中,随曲率通道远去。除非……它们早已能读取人类未说出口的思想?
小禾猛地睁开眼,冷汗浸湿衣襟。她立刻召来林青梧与玉台阁长老会,将发现如实陈述。众人沉默良久,一位年迈的感知系修士低声开口:“或许,我们一直误解了交流的本质。他们并非在接收我们的语言,而是在**共感我们的存在状态**。只要一个人类曾强烈地想过什么,哪怕未曾言说,那念头便已如涟漪扩散至宇宙意识之海。”
“所以,”小禾接道,“我们每一个念头,都是广播。”
此言一出,全场肃然。
自此,启言谷颁布新规:每日子时,所有接入言灵网者须进行“静思三刻”,非为祈祷,亦非冥想,只为**诚实面对内心最深处的问题**。无论是恐惧、疑惑、爱恋还是悔恨,皆不得掩饰。因为唯有真实,才能构成通往星辰的语言砖石。
一年后,全球共感节点记录到一次异常波动。那是一段来自非洲草原的梦境片段:一名牧羊女梦见自己化作风,穿过千山万水,最终落在一颗陌生星球上。那里没有声音,却处处回荡着“思念”的震动;没有眼睛,但万物都在“看”。她在梦中听见一句话:
>“你说的每一个问题,我们都收到了。
>可有些答案,必须由你们自己走完路才能明白。”
这段梦被自动上传至星际广播流。七日后,深空回应降临??不是信号,不是图像,而是一场**全球性的同步幻觉**。
那一夜,地球上超过八亿人同时做了同一个梦。
梦中,他们站在一片无垠的黑色平原上,头顶悬着亿万颗熄灭的星辰。远处,有一座巨大的石碑,上面刻满了无法辨识的文字。忽然,石碑开始崩解,碎石落地化作一个个发光的人形剪影,彼此牵手围成圆圈,缓缓起舞。他们的动作并不协调,甚至有些笨拙,但却透出一种难以言喻的喜悦。
就在此时,一个声音响起,不分男女老幼,不属于任何人,却又仿佛来自每个人的童年记忆:
>“我们曾以为,找到另一个会说话的生命,就能结束孤独。
>后来才懂,孤独不是因为无人回应,
>而是因为不敢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