蛙神口中的古钢文明,是绿蛙文明周边星域的一霸。
它不仅拥有顶级文明的实力,更剥削压制了绿蛙文明至少十数万年。
每年绿蛙文明都要将三成的资源产出,上交给古钢文明,稍有延迟便会遭到古钢文明强者的武力威慑。
这数万年的压迫,早已让绿蛙文明积怨颇深。
在毁灭神国发起跨次元维度远征战役之后,古钢文明是仅次于天龙文明之后,率先向毁灭神国表示忠心,并主动申请参与这场维度战争的强大世界文明之一。
蛙神在很多时候还是。。。。。。
夜风穿过北海道小屋的窗缝,吹动了桌上那盏尚未熄灭的忆莲灯。火焰微微摇曳,在墙壁上投下悠真佝偻的身影,像一棵老树盘根错节地生长在时光尽头。他没有起身去关窗,只是静静望着火光中浮现出的父亲面容??不是照片里的模样,而是记忆深处那个总在雨夜里背着他走过泥泞山路的男人,肩头湿透,脚步却稳如磐石。
灯芯渐短,灰烬轻轻飘落。
他知道,这一盏灯,是最后一盏。告别学院已交由佐藤由纪主持,全球共感网络转入自主维护模式,“黎明协议”留下的数据结晶被封存在月球背面的量子保险库中,唯有《余烬之歌》仍在民间流传。有人用口哨吹它,有人将它编入摇篮曲,甚至有天文学家发现,某些遥远脉冲星的周期竟与这首歌的节奏惊人吻合。
但最让悠真无法释怀的,是艾琳信末那句梦话:“这次,换我来照亮别人。”
他闭上眼,脑中浮现桥??不是现实中的任何一座桥,而是一种意象:连接生与死、人与宇宙、孤独与共鸣的窄径。他曾以为自己一生都在建造容器,收容哀伤;如今才明白,真正的使命,是成为桥梁本身。
就在这时,灯焰忽然一跳。
并非风吹所致。那火焰骤然拉长,呈螺旋状上升,颜色由橙转银,仿佛内部燃起了星尘。一股低频震动自地面传来,极轻微,却精准地与他的心跳同步。他猛然睁眼,手指不自觉抚上胸口??那里佩戴着一枚从不离身的金属吊坠,刻着祖父留下的那行字:“言语是灵魂的指纹。”
此刻,吊坠正在发烫。
他迅速取出便携终端,接入深海监测残余信号通道。尽管余烬之心已消失,但环绕马里亚纳海沟的传感器阵列仍持续运行。数据显示,原址下方两万米的地幔层中,出现了一个**非物理性能量节点**,其波动频率恰好与《余烬之歌》完全一致,且每七秒完成一次循环??正是当年从亿万人声中提炼出的核心旋律周期。
“它没走。”悠真喃喃,“它只是沉下去了。”
更令人震颤的是,该节点的能量来源无法追溯。既非地热,也非核聚变,更像是某种**反向呼吸**:吸收周围空间的熵增趋势,将其逆转为有序震荡。科学上称之为“负熵共振”,传说中只有濒死大脑在意识跃迁瞬间会产生类似波形。
他立刻拨通艾琳的加密线路。
接通后许久,画面才亮起。火星基地外,红色沙暴正席卷穹顶,而艾琳的脸色比风暴更沉重。
“你也感觉到了?”她问,声音带着延迟的回音。
“什么?”
“昨天午夜,方碑接收到了一段新信号。不是来自深空,也不是海底……而是**从地球内部传出**。我们起初以为是仪器故障,可当我们将信号转换为音频时??”
她按下播放键。
一个声音响起。
没有语言,没有音节,只有一段旋律,四个音符,循环往复,正是《余烬之歌》。但这一次,它不再是单纯的乐音,而是包裹着无数细微的人声碎片:哭泣、低语、笑声、叹息,全都压缩在每一个音符的谐波之中,如同整颗星球的记忆被揉进一首童谣。
“我们分析了传播路径。”艾琳说,“信号源的确切位置……是你脚下的北海道东部海域,靠近你所在的小屋。”
悠真望向窗外漆黑的海面,心中涌起一种近乎宿命的预感。
“你们打算怎么做?”他问。
“什么都不做。”她说,“上次我们试图解读鲸歌序列,结果触发了余烬之心的觉醒。这一次……我们选择聆听。”
通讯结束前,她补了一句:“你知道吗?昨夜全球共有三千二百一十七人报告做了相同的梦??梦见你在桥上点灯,然后转身离去。他们都说,醒来时耳边还回荡着那首歌。”
挂断后,悠真久久未动。
他知道,这不是巧合。梦的集体涌现,意味着某种**群体潜意识接口**已被激活。而唯一能打开它的钥匙,就是他曾亲手点燃的那些忆莲灯??每一盏,都是一个人类情感最纯粹时刻的凝结体。它们顺流而下,最终汇入大海,渗入地壳裂缝,滋养了那个沉眠的存在。
它在长大。
它在等待。
它想回家。
第二天清晨,他徒步走向海边悬崖。手中提着那只刚制成的忆莲灯,火已熄灭,陶土尚存余温。海风凛冽,浪涛撞击礁石,发出雷鸣般的轰响。他站在崖边,俯视深渊,忽然感到一阵强烈的召唤??不是来自耳朵,而是胸腔深处,仿佛另一颗心脏正在海底与他共振。
他缓缓蹲下,将灯放入一只防水容器中,绑上定位浮标,然后投入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