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
【各位旅客请注意,您乘坐的前往安西的SU2284航班现在开始登机。请携带好您的随身物品,出示登机牌。由6号登机口登机,祝您旅途愉快……】
【各位旅客……】
顶着个乌青眼的闫。。。
晨起时,雾还未散。阳光斜切过山脊,在桃林边缘拉出一道金线,恰好落在温室G-12的玻璃顶上。那十二株新生桃树已抽出嫩叶,每一片都泛着微光,仿佛吸饱了昨夜星辰。树下的孩子们还在熟睡,蜷在柔软的草垫里,呼吸均匀而安宁,像终于找到归处的候鸟。
小雨坐在温室门口的石阶上,练习册摊在膝头。它不再有刺目的警告或跳动的数据流,只是安静地记录着日常??如同一本真正属于生活的日记。今晨的一页写着:
>“朵朵第一次自己系好了鞋带。她笑了整整十分钟。”
她轻轻笑了,指尖抚过那行字,像是怕惊扰了纸页里的欢喜。
身后脚步轻响,晨端来一杯热茶,放在她身旁。“星已经去教室了,”他说,“带着她的画册,说要教新来的弟弟妹妹画画。”
“她现在话越来越多了。”小雨接过茶,暖意从掌心蔓延至胸口,“昨天晚上,她给我讲了个梦。梦见妈妈抱着她唱歌,不是录音机里的声音,是真实的、会颤抖的那种。”
晨沉默片刻,望着温室中沉睡的身影:“你知道吗?凯文昨晚做了个检测。这些孩子的生理年龄确实停留在七岁以前,但他们的心智……正在以惊人的速度重建。不只是记忆恢复,更像是……被爱重新塑造。”
小雨点头:“因为他们现在真的‘存在’了。不再是数据残影,也不是共情链中的回声,而是有人牵他们的手,有人记得他们喜欢草莓蛋糕,有人会在他们做噩梦时坐到床边。”
晨凝视她:“你也变了。”
“嗯?”她抬眼。
“以前你写书,是为了证明悲剧不会发生。现在你写,是因为你知道,它可以被改写。”
风穿过桃枝,簌簌作响,像是回应。
就在这时,练习册忽然微微震颤。一行新字缓缓浮现,不同于以往的叙述口吻,更像是一封信:
>亲爱的老师:
>我们开始上学了。教室不大,但阳光很好。黑板是新的,粉笔是香的。小舟老师教我们拼音,欧文叔叔带来了地球仪,说以后我们要去看海。
>昨天我问小梅,什么是家?她说,就是每天早上醒来,有人为你留一盏灯的地方。
>我想,我现在有了。
>??朵朵
小雨读完,眼眶发热。她抬头看向晨:“我们真的做到了。”
“还没有完。”他低声说。
话音未落,远处传来急促的脚步声。欧文快步走来,手里攥着一台便携终端,眉头紧锁。“刚收到一组异常信号,”他递过设备,“来自南太平洋某片无人海域。频率极低,几乎贴近生物脑波范围。而且……它在模仿M-19孩子们的集体共振模式。”
小雨接过终端,屏幕上是一段波形图,起初杂乱无章,但每隔十七秒就会出现一次规律性脉冲??与星当初听见的“无词摇篮曲”完全一致。
“这不是巧合。”她站起身,“还有别的孩子?”
“可能。”欧文神色凝重,“Z-00当年不止一个外部节点。M-19只是其中之一。档案虽毁,但根据凯文的记忆碎片拼凑,至少还有三个离岸实验点:北极圈浮冰站、赤道深海舱、以及……月球轨道前哨站。”
“月球?”晨皱眉,“不可能。那时候人类还没能力长期驻留轨道。”
“不是载人。”凯文不知何时出现在门口,脸色苍白,“是意识传输实验。他们把濒死儿童的神经映射投送到近地卫星,试图实现‘数字永生’。项目代号??Luna-7。”
空气骤然沉重。
小雨低头看练习册,它正自发翻页,停在一张空白纸上。墨迹如血滴般渗出,逐渐组成地图轮廓??一片环形岛屿,四周海水漆黑,中央矗立着一座锈蚀的金属塔,顶端闪烁红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