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然,孩子瞳孔剧烈收缩,喉咙里发出一声压抑的呜咽。紧接着,他怀中的录音机竟自动启动,播放出一段极其扭曲的声音:
>“……别怕……妈妈在这里……”
但这声音不对劲??语调机械,节奏错乱,像是被人刻意篡改过的录音。
“这不是真的!”晚晚猛地抢过录音机,“这是伪造的情感诱导!他们想用虚假记忆覆盖真实感受!”
林九脸色铁青。这种技术名为“情感覆写”,通过向大脑输入高强度伪共感信号,彻底抹除个体原有情感认知,制造绝对服从的“空白容器”。一旦成功,这个人将不再能真正爱或痛,只会成为他人意志的延伸。
“是谁干的?”晚晚咬牙切齿。
“我知道。”林九盯着孩子颤抖的手,“净界残余势力。当年反对共感计划最激烈的那个派系??‘理性至上联盟’。他们从未真正消失,只是潜入更深的地方,等待时机重新切割人类的情感。”
正说着,孩子突然尖叫起来,双手抱头,整个人抽搐不止。他的意识正在经历剧烈冲突:真实的记忆与强加的程序在脑内交战。
“来不及了!”晚晚急道,“必须立刻建立共感链接,帮他找回自己!”
“可他已经被深度污染,贸然接入可能会引发反噬!”林九握紧怀表,“除非……我们能唤醒他内心最原始的信任。”
就在这时,孩子嘴里断续吐出几个字:
>“……星星……唱歌……”
晚晚浑身一震。
那是《小星星》的旋律开头,也是苏璃留给世界的第一个共感锚点。
她立刻掏出随身携带的老式录音机,颤抖着手按下播放键。熟悉的走调童声缓缓响起:
>“一闪一闪亮晶晶,满天都是小星星……”
孩子身体猛地一僵,泪水再次涌出,但这一次,不再是恐惧,而是某种深切的怀念。
林九抓住机会,将怀表紧贴其心口,同时低声吟唱《安眠曲》的第一句。晚晚也加入进来,声音越来越稳,越来越柔。周围的七棵银叶树苗竟开始微微发光,仿佛受到召唤。
三分钟过去,孩子的呼吸逐渐平稳,紧闭的眼皮下眼球快速转动??他在做梦。
梦境画面通过共感网络悄然浮现于空中:一间昏暗的地下室,墙上贴满被划掉的名字;一个穿黑袍的男人坐在电脑前,手指飞快敲击键盘;而在角落的笼子里,关着十几个孩子,每人头上戴着金属头盔,正被迫聆听一遍遍重复的指令:
>“你不需悲伤。
>你不需思念。
>你只需服从。”
突然,一道银光划破黑暗。
一个女人的身影出现在笼前,没有实体,却散发着温暖的光。她伸手触碰每个孩子的额头,轻声说:
>“记住你们的名字。
>记住谁爱过你们。
>别让他们夺走你们的心跳。”
孩子们纷纷睁眼,眼中重新燃起光芒。
画面戛然而止。
当孩子终于睁开双眼时,第一句话是:“你是……晚晚阿姨?”
晚晚泪如雨下:“是我,是我!你想起来了?”
“我记得……苏璃姐姐来看过我。”他抽泣着,“她说,只要我还肯哭,就还没输。”
林九扶起他,声音沙哑:“你没输。而且,你会赢。”
---
当晚,共感研究院地下密室。
林九与晚晚调出了近五年全球异常事件档案。一条隐藏线索逐渐浮现:每逢共感网络出现重大突破,总会有数名儿童莫名失踪,地点遍布战乱区、贫民窟、难民营??全是监管薄弱之地。而每次失踪后不久,某些国家便会推出新型“情绪管理法案”,强制推广神经屏蔽设备。
“这不是偶然。”晚晚指着地图上的红点,“他们在系统性地清除具有高共感能力的个体,尤其是孤儿、残疾儿、语言障碍者……这些本该被忽视的人群,恰恰是最纯净的情感载体。”
林九沉默良久,忽然打开《守望者名录》的数字备份,输入关键词:“童年创伤+共感觉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