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点点头,声音沙哑:“当年我拒了刘一菲的电影邀约,说她只会演古装花瓶。现在我才明白,她演的根本不是角色,是无数人心中的白月光。”顿了顿,他又低声道,“这一局,我们输得太彻底。”
另一边,某流量小生正在录制综艺,听到工作人员提起“七仙巷”三个字,当场摔了麦:“凭什么她们能搞这么大排场?我去年给家乡代言,文旅局连条横幅都没挂!”
经纪人连忙劝阻:“您小点声,热搜可不敢提她们……最近只要有人说一句不好,粉丝立马扒黑料怼到自闭。”
的确,这场由七位女明星掀起的“退圈风暴”,早已超越娱乐范畴,成为一种文化现象。
甚至有高校开设选修课《当代偶像经济转型研究》,以“七仙男事件”为核心案例分析。教授在课堂上直言:“这不是告别,是一次精准的情感收割??她们收割了时间,收割了记忆,也收割了这个时代对真诚的最后一丝信任。”
而作为全程策划者,陆菊却异常平静。
她在办公室翻阅最终版活动流程时,手机震动了一下。
是陈默发来的消息:【明天一切顺利的话,我请你吃饭。】
她笑了笑,回复:【等你破产那天再说吧,毕竟这次你可是掏空了家底。】
【无所谓,反正赚的钱都是给你们花的。】
她看着这句回复,指尖停顿片刻,终究没有再回。
夜深了。
天津街头,最后一盏路灯亮起,照亮了“李逍遥巷”的路牌。风吹过海棠树,花瓣飘落,像是某种无声的告别。
第二天清晨六点,第一批游客就已经聚集在七仙巷入口。
他们中有拄拐杖的老夫妻,说是特意从成都赶来,“年轻时候没赶上你们拍戏,总不能再错过你们退圈”;也有背着书包的学生妹,举着自制应援牌,上面写着“灵儿姐姐,我的语文老师说你是我作文里出现频率最高的女性人物”。
十点整,直播正式开始。
第一站是“赵灵儿街”。
镜头前,刘一菲换上改良版苗族服饰,手持一盏莲花灯,缓缓走入街道中央。两旁店铺纷纷开门迎客,服务员统一穿着剧中侍女装束,齐声喊道:“恭迎圣姑归来!”
她怔住一秒,随即红了眼眶。
“我以为……只是做个仪式。”她轻声对镜头说,“没想到,真的有人把我当成‘存在’过的人。”
弹幕瞬间炸裂:
>“呜呜呜我也把你当真人!!我初中暗恋男生就是因为他说你喜欢灵儿!”
>“姐姐你看那边!那是当年你拍戏时坐过的石凳,他们居然原样复刻了!”
她顺着方向望去,果然看见一处熟悉的场景。
那是《仙剑》第三集,她抱着剑坐在青石阶上等李逍遥回来的地方。如今,那里已被围上护栏,立了一块解说牌:【此处为剧中“守候之阶”,象征等待与信念】。
“信念啊……”她喃喃。
下一刻,杨蜜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喂,轮到我了!别让我一个人面对‘白秀珠’的怨念!”
众人哄笑,气氛重新活跃起来。
接下来的行程堪称梦幻联动。
景恬在“紫萱大道”上演了一段双生人格切换表演,观众看得如痴如醉;张予绮则在“阿奴巷”摆起小摊,卖起了剧中同款辣椒酱,还调侃说“这可是能让李逍遥辣哭的秘密武器”;赵莉影更是在“楚乔道”组织了一场迷你射箭比赛,冠军奖品居然是她亲笔签名的《仙剑OL》游戏激活码。
最令人动容的是最后一站??“七心海棠园”。
这是唯一一条不属于任何一人、而是专为七人共同命名的道路。中央矗立一座雕塑:七双手交叠于一朵盛开的海棠之上,底座铭文写着:“愿此情不随风散,长留人间作春痕。”
七人站成一圈,手牵着手,面向镜头微笑。
“我们知道,不可能永远被人记住。”刘一菲开口,声音温柔而坚定,“但我们希望,当你路过这条路时,能想起某个夏天,有一群女孩曾拼尽全力演绎过爱情、友情与牺牲。”
“如果哪天你失恋了、失业了、迷失了方向……”杨蜜接过话,“不妨来这里走一走。也许你会发现,曾经支撑你走过低谷的,并不是一个虚幻的角色,而是一份真实存在过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