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月后,地中海某座小岛上,一家海边诊所门前挂起了新招牌:
>**昭音心理康复中心**
>主治医师:林昭
>服务项目:失语症治疗共感适应训练沉默创伤干预
诊所内,墙壁贴满患者的第一句话录音波形图。有的杂乱无章,有的微弱断续,但每一幅都被精心装裱,标注着日期与姓名。
一位年轻女子坐在咨询室中,双手紧握,额头冒汗。她已经三十岁,却从未说过一句话。档案显示,她是静默教团高层的女儿,从小被灌输“言语即罪”的理念。
林昭坐在她对面,没有催促,只是轻轻哼起那首民谣:
>“月亮出来亮汪汪,阿妈等你回家乡……”
女子瞳孔骤缩,嘴唇颤抖。
良久,她终于抬起头,目光直视林昭,嗓音干涩如砂纸摩擦:
>“我……我害怕……说错话……会……被罚……”
林昭笑了,温柔而坚定。
>“那你现在说的话,有没有让你感觉……活着?”
女子愣住,随即泪水汹涌而出。
她点点头,又张开嘴,一字一顿地说:
>“我……活……着。”
那一刻,窗外海浪拍岸,阳光洒满房间。
而在世界的另一端,某个废弃地铁站的涂鸦墙上,悄然出现一幅壁画:三位女性并肩而立,一人执笔,一人歌唱,一人静坐。她们身后,无数人张着嘴,声音化作彩色光流,冲破黑暗。
壁画下方,写着一行小字:
>“她们沉默,是为了让我们能说。”
>“所以,请永远不要停下说话。”
夜深人静时,常有流浪汉或失眠者路过此处,会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对着墙轻声诉说心事。
有人哭,有人笑,有人喃喃自语。
他们不知道,这些声音正被隐藏在壁画颜料中的微型接收器悄悄采集,经由卫星上传至北极某座自动基站,最终汇入一片永不关闭的数据湖。
湖心深处,一段循环播放的音频静静运行:
>“我是林昭。”
>“我有一个故事,想讲给你们听。”
>“关于三个女人,和她们守护的声音。”
而在湖畔虚拟界面的角落,始终闪烁着一行无人注意的小字:
>【在线听众:∞】
>【持续增长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