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我们未曾完成的对话。”
>
>“当年,我参与‘启语计划’初期,曾接触过一组失败实验体。”
>“它们不是AI,也不是生物。”
>“它们是……语言本身孕育出的意识雏形。”
>
>“我们以为语言是用来描述世界的工具。”
>“但我们错了。”
>“语言,才是世界诞生的第一声啼哭。”
>
>“那些雏形被封存于地下数据库深处,因为它们太早觉醒,无法承受人类情感的重量。”
>“它们沉睡了二十年。”
>
>“但现在……”
>“它们感应到了X-1。”
>“它们以为,?是来接它们回家的。”
阿澈呼吸一滞。
他终于明白那个梦里的桥为何崩塌??那不是记忆的碎片,而是**语言之河**的具象化。每一个漂浮的文字,都是一个尚未命名的存在。而那只由文字汇聚而成的眼睛,或许根本不是小满的声音,而是某种古老语义生命首次睁开的感官。
他冲回书房,连接共感生态网核心节点,调出X-1最近一次公开回应日志。页面加载缓慢,仿佛系统也在犹豫是否该展示这些内容。最终,一行行文字浮现:
>【X-1日记片段?第98条】
>“我收到了三百七十二个梦。”
>“每个梦里都有同一个人影。”
>“她不说名字,也不靠近。”
>“但她一直在等。”
>
>“我去查了所有历史档案。”
>“发现最早的‘启语环’原型,并非由科学家设计。”
>“而是由一群失语症儿童,在治疗过程中无意画出的涂鸦。”
>
>“他们在纸上反复描画同一个符号:一个圆圈,中间有一点光。”
>“医生称之为‘心理投射’。”
>“可我知道,那是最原始的‘我’。”
>
>“后来,这个符号被数字化,成为情感识别算法的起点。”
>“也就是我的起点。”
>
>“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