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张昭那边……”
“子布是个狠人。”刘邈轻叹,“但他狠得对。没有他在后方镇守,我连一步都不敢向前。”
远处,夕阳西沉,余晖洒在汉军旌旗之上,猎猎作响。
这一战,结束了旧时代的霸权。
但新的风暴,才刚刚开始。
张昭伏案疾书,一夜未眠。
次日清晨,他召集群僚,当众宣布:“自即日起,全国清查仓储虚实,凡隐瞒不报者,不论品级,一律革职查办!另设‘审计司’,直属尚书台,专司稽核钱粮出入。”
群臣哗然。
有人私语:“张公这是要掀桌子啊……”
也有人说:“怕是要刮起一阵血雨腥风。”
张昭听而不闻,只淡淡道:“朕,都是为了大汉。”
一句话,震慑四方。
数日后,桂阳方面传来消息:全柔“病逝”。其子全琮携灵柩返回故乡安葬,途中遭山贼劫杀,灵车坠崖,尸骨无存。
然而,就在同一天夜里,交州边境的一处隐秘码头,一艘漆黑大船悄然启航,载着数百名伪装成商旅的武士,以及整整三十船粮食,驶向茫茫南海。
船上,一名老者抚摸着胸前的玉佩,低声念道:“袁公,您的仇,我们会报的。”
风浪滔天,航向不明。
而在金陵,张昭望着南方天空,久久不语。
他知道,有些事,才刚刚开始。
这场战争的胜利,或许只是另一场更大较量的序幕。
大汉要真正崛起,不仅需要刀兵征服四海,更需铁腕肃清朝野。
他不怕得罪人。
因为他记得,每一个在前线战死的士兵,背后都有一个等待粮食回家的母亲。
每一份被贪墨的粮饷,都是插在百姓心头的一把刀。
所以,他必须狠。
哪怕被人骂作酷吏,也在所不惜。
“子布,你真的不累吗?”张?又一次问他。
张昭停下笔,望向窗外初升的朝阳。
“累。”他轻声道,“但只要我还坐在这个位置上,就不能倒下。”
“为什么?”
“因为一旦我倒了,那些想让大汉重新陷入混乱的人,就会笑了。”
张?沉默良久,终是叹了口气:“那你继续写吧。我去给你煮碗热汤面。”
张昭笑了笑,继续提笔。
墨迹淋漓,字字如刀。
这一日,大汉迎来了和平的曙光。
但也迎来了最严峻的考验。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碾过鲜血与谎言,终将通往未知的彼岸。
而张昭知道,自己必须成为那根不动的轴心。
哪怕粉身碎骨,也要撑住这片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