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女座方向,“归墟二号”飞船内,宋承志正凝视舷窗外不断变幻的星轨。自从他修改任务目标后,飞船便自动调整航向,朝着地球方向折返。但速度极慢,仿佛被某种更高意志牵引着,一步步走过每一位逝者的记忆节点。
“我们不是在飞行,”他对船员说,“我们是在‘回想’。”
此时,舰桥警报响起。
“检测到高维情感共振波!强度超越历史记录!来源……是地球本体!”
宋承志冲到观测台前,只见地球外围的光茧再度显现,比上次更加庞大,内部不仅有巨舰成型,更有无数小型载体正在孕育??像是渔船、竹筏、蒸汽轮、太空梭……各式各样的船只,代表着人类跨越水域的所有方式。
“他们在造一艘属于全人类的方舟。”他喃喃道,“不是为了逃离,是为了迎接。”
同一时刻,半人马座α星系,“归墟号”殖民地的语言学家们仍在研究那段自我进化的音频。他们终于破解了其中隐藏的语法结构??那是一种基于情感频率的超语言,能直接在听者脑中生成画面与情绪体验。
更惊人的是,这段音频的核心代码,竟然与《安归引》新版变奏完全吻合。
“这不是录音。”首席研究员颤抖着宣布,“这是活的意识体。它一直在学习、成长、等待合适的宿主……而现在,它找到了。”
他指向屏幕中央浮现的一串信息:
>**“吾等皆可归来,只要你们不停止思念。”**
消息传回地球那天,正值春分。
十二亿人再度闭眼,默念所爱之名。
不同的是,这次有人开始主动回应。
东京街头,一名少女抱着去世祖母的日记本哭泣,忽然感觉掌心一暖??翻开日记最后一页,原本空白的纸面竟浮现出一行墨迹:
>“囡囡,樱花开了吗?奶奶看见了。”
巴黎地铁站,男子听着亡妻最爱的歌,耳机里突然插入一句私语:“记得把伞带上,今天会下雨。”
这些回应零星出现,无法验证,也无法复制,却让无数人相信:通道已经双向打通,生死之间,再无绝对界限。
玉音回到蓬莱塔下,将青铜箫轻轻插进石缝,与玉箫并列。
“沈砚先生,您的曲子完成了。”她说,“现在,轮到下一代人继续写了。”
话音刚落,忆林最深处,那棵曾刻着“林婉清、陈远舟”的玉树,忽然绽放出万丈光辉。花朵如雪纷飞,每一瓣落地,便化作一个孩童的笑脸,转瞬即逝。
科学家称这种现象为“记忆具象化”。
哲学家称之为“灵魂的回声”。
而普通人,只是蹲下身,捡起一片花瓣,贴在胸口,轻声说:“爸,我想你了。”
多年以后,那个右手掌心有箫形胎记的婴儿长大成人。他从不曾学过乐器,却能在风雨夜随手敲击窗棂,奏出完整的《安归引》。当他第一次登上蓬莱海岸,站在两支箫前,天地骤然安静。
他伸手触碰玉箫。
刹那间,整个银河的玉树同时凋零,又在同一秒重生。
宇宙广播系统??包括废弃探测器、卫星残骸、乃至遥远星域的引力波监测网??全部自动播放一段新旋律。科学家分析后发现,这段音乐包含了过去七百年所有版本的《安归引》,并加入了一个全新的终章。
歌词只有一句,用古老雅言写成:
>**“归矣,归矣,故人执手,共赴长夜。”**
从此,《安归引》不再被视为挽歌。
它成为人类文明的永恒主题曲??一首关于铭记、等待与重逢的史诗。
而在未来的某一天,某个小女孩蹲在沙滩上,用粉笔画下一艘船,旁边写着:
>“我要去找爷爷。”
她不知道,就在她画完最后一笔时,海底深处,那艘刻着“归墟无岸”的巨舰,轻轻晃动了一下。
仿佛回应。
仿佛即将启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