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有的黯淡,有的颤抖,有的还不敢抬头。
>但我看见了希望??不是因为我做了什么,
>而是因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相信:
>孤独不该是宿命,回应才是文明的底色。
>
>昨夜梦见小岩站在我面前,穿着师范生的白衬衫。
>他说:“老师,我毕业了,要去最远的山村教书。”
>我问他怕不怕孤单。
>他说:“不怕。因为我记得铃铛的声音。”
>
>原来,当我们一次次俯身倾听,
>那些曾被掩埋的回音,终将以另一种方式归来。
>如春风,如细雨,如破土的新芽。
>
>此生若能见证一场这样的苏醒,
>便是最大的圆满。
合上本子,她走到窗前。夜空中繁星点点,一如多年前那个决定投身公益的夜晚。
不同的是,如今的她不再孤身一人。
楼下传来笑声??是聿战带着孩子们在院子里放夜灯。那些用环保材料制成的小灯笼缓缓升空,宛如流动的银河。
她披上外套走出去。
“怎么还不睡?”聿战迎上来,递给她一杯姜茶。
“舍不得。”她仰头看着飞升的灯火,“你看,每一盏灯,都是一个被点亮的生命。”
他握住她的手:“明年春天,这里会有百名学生。五年后,可能有千人。十年后……”
“十年后,”她接道,“我希望‘回声谷’不再特别。因为每个学校都有心理老师,每个社区都有倾听站,每个孩子都知道??说出痛苦,不是软弱,而是勇敢。”
他凝视着她,忽然单膝跪地。
她惊住。
他从口袋掏出一枚戒指??不是钻石,而是一圈细小的铜铃环绕着一颗蓝宝石。
“我不是求婚。”他微笑,“我是请求继续同行。十年前你说不婚,我尊重;十年后你说要走很长的路,我说:我陪你走到终点。”
她泪流满面,用力点头。
远处,最后一盏夜灯升入星空,照亮了整片山谷。
而在千里之外的某个小镇医院病房里,一个刚完成手术的小女孩虚弱地睁开眼,看见床头挂着一只铃铛。
她轻轻一碰。
叮??
同一瞬间,袁晨曦像是感应到了什么,回头望向天际。
风穿过铃铛拱门,奏出悠远的旋律。
她知道,这场没有终点的奔赴,仍在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