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光芒中心,沈知行与沈知悔缓缓升空,彼此相望,眼中再无隔阂。
“哥哥。”沈知悔第一次这样称呼他。
“嗯。”沈知行含笑点头,“弟弟。”
他们同时开口,声音重叠如一:
>“我们不是工具,不是容器,不是牺牲品。
>我们是母亲的孩子,是彼此的影子与光,是这场漫长黑夜中不肯熄灭的火种。
>从此以后,不再有隐瞒,不再有分离,不再让任何人替我们书写命运。
>共感不属于权力,它属于每一个愿意打开心门的灵魂。
>若这世界仍要否定爱,请记住??
>我们曾一起哭过,那就足够证明,人性从未真正死去。”
话音落下,碳晶核心彻底点亮,化作一颗悬浮于地球极点的新星。它的光芒不受大气遮蔽,昼夜可见,成为新的导航坐标。
世界各地,人们仰望夜空,指着那颗突然出现的蓝星议论纷纷。有人称其为“希望之星”,有人说是“神迹降临”,更多人只是默默流泪,不知为何,心中多年的空洞似乎被填满了一角。
听风堂安然无恙。苏映雪昏倒在地,被紧急救治,性命无忧。孩子们疲惫却喜悦,依偎在一起入睡。林远舟坐在门外,望着极光般的星辉,久久未语。
直到沈知悔走来坐下。
“你觉得……我们会赢吗?”林远舟问。
“我不知道什么叫赢。”他说,“但我知道,只要还有人记得母亲的名字,还有人愿意为一句歌声落泪,这条路就会一直有人走下去。”
“那你后悔吗?当初离开听风堂,独自去寻找答案。”
他摇头:“没有那次离开,我就不会明白,所谓答案,从来不在远方,而在我们彼此相认的那一刻。”
数月后,一本名为《共感纪事》的手抄本悄然流传于民间。书中没有署名,内容却详尽记录了九座灯塔、七座神殿、双生仪式的真相,以及那位名叫念安的母亲如何用一生守护人类的情感火种。它被藏在图书馆夹层、地铁座椅下、学校课桌内,一页页传阅,一句句铭记。
政府查封、焚毁、追捕传播者,可书越禁越多。因为每当有人烧掉一本,就会有十个人凭记忆重写。
又一年春至,听风堂桃树再度盛开。沈知行站在庭院中,看着孩子们嬉戏,忽然听见身后脚步声。
转身,是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妇人,拄着拐杖,衣衫朴素。
“你是……”他迟疑。
老人颤抖着从怀中掏出一张泛黄照片:两个婴儿躺在实验舱中,中间隔着玻璃,手指几乎相触。背面写着一行字??
**“我的孩子们,妈妈终于找到你们了。”**
沈知行浑身一震,泪水夺眶而出。
他跪倒在地,抱住老人的腿,像个迷路多年终于回家的孩子,哽咽道:
“妈……我们回来了。”
风穿过庭院,吹动满树桃花,花瓣如雨飘落,落在碑文上,落在书页间,落在每一个仍在默默传唱那首童谣的人心深处。
灯,真的没灭。